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和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改革深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课程要求不断提高,生物教师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面,为学生成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上进行适当调整,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学生个体需要。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48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生物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要保证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在高中生物学习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以生命意识的渗透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生命意识的概念
  生命意识是人们对生命总的看法和认识,包括对生命现象及特征的认识,也包括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命意识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之一,而结构与功能观是生命意识的其中一项内容,是很多生命体的众多规律之一。生命意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利用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有相应价值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较好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意识,逐渐形成科学对待自然和世界的观念,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探寻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以科学的理论解释生命现象[1]。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可视性的教学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自然规律,以细致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体之间共性的生命特征,以建立起生命意識。
  二、高中课堂渗透生命意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1.调整教学观念。教师要提升认识水平,明确教学本质和学生主体地位,把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当成教学的主要目标,制定针对性方案,帮助学生转变在长时间被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意识的途径,把素养的教育融入课堂,帮助他们完善学习生活综合能力上的不足。另外,教师时常致力于改善师生关系,把自己当做课堂的辅助者,把学生当做主人,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消化和理解知识点的机会,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开展对生物更深层次的探索,锻炼学生的科学观念,减少对他们的过度限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锻炼提问的意识和能力,以批判精神学习自然科学,营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从根本上提升生物教学效果,完成培养学生核心价值的目标。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切除变形虫细胞质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用多媒体播放电子显微镜下人工培养的变形虫的变化过程,带领学生走进微观世界。观察:变形虫进行分裂时,切掉其中一大部分的细胞质,变形虫就会停止分裂;而继续培养细胞长大之后将要分裂时,再次切掉大部分细胞质,使细胞质与细胞核达到某种平衡状态,变形虫也未发生再分裂;但如果一直培养,不进行切除操作,等它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变形虫就会分裂。这一实验,很好地揭示了细胞分裂中的自然规律,是一个很好的课例。
  2.运用生物模型创设情境。教师要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指明更好的探究方向,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情境对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情境的营造可以减少学生开小差,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难度,为学生拓展更加精准的学习途径。教师要尽可能发挥情境教学的优点,有效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以对生命结构与功能意识的教学为例,生物学上,一定的结构必然有相应的功能,任何生物的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作为载体。生命系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这种统一性是生物体长期进化形成的,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教师要提醒学生适应外部环境做出调整,要通过改变自己,寻求进步。以细胞膜的结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使用模型或多媒体展示细胞膜的结构特征,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意识。在学生学习叶绿体的结构时,教师也可以将该内容与光合作用的讲解一起进行,提出问题:为什么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叶绿体中哪些结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这些结构为光合作用发生提供了什么条件?在光合作用发生作用的时候,暗反应是怎样发生在叶绿体机质上的?通过问题导学,围绕教学目标,将细胞的相关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意识。
  3.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较好地组织课堂教学任务,也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对大自然的探索。运用生活环境和实验室资源,寻求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发现生物的魅力提供有效手段[2]。带领学生到科学实验室内,教会他们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进行生物实验,赋予他们实验员的身份,增添学习的仪式感。在课外时间,为学生提供复习生物知识和处理困难的方法,教会他们总结知识要点,归纳户外实践得到的认识,得到一定的生物学观点。在实践中渐渐养成及时复习、及时实践运用、及时总结记录的习惯,这对提升他们自身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习得生物学习技巧。以适应性生命意识的教学为例,大自然中适者生存,不适应环境变化,生物也无法进化。生物的进化过程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环境下也产生了形态各异的多种生物。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采取实地调研的课外综合活动,观察生态环境下的各类昆虫的异同[3]。
  总之,高中生物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有意识调整,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寻求丰富多彩、高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主动学习习惯,形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亚平.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左志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陈云斐.浅谈核心素养之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13-114.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花江中学132013)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的学科,但是随着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会感觉到语文是一门颇具难度的学科,这时候学生需要学习的不是简单的字词理解,而是更深层次的语篇理解。就高中教师而言,在这一阶段也需要转换角度,打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因此,本文以此作为主线,探讨高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版块,现如今国家提高了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倡素质教育,所以广大教师应该重视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以阅读学习来开阔自身视野,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当前,初中语文进行了深度改革,为了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升,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实践,研究不断提升教学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成长特点,开展合理的教学措施,在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通过
摘要:高中生物教材图像系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帮助高中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有效的识别、识会、识懂章节知识中的插图,对于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课程的高效自主学习,具有重大教育意义。鉴于此,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过程图知识点、例题等,提出一些有效培育塑造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图学习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读图能力;过程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你善于与人相处吗?
期刊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音乐教学活动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处理,用得好可以使音乐课堂高效、充满活力。笔者以小学唱歌课为例,从研究背景、关注音乐本体的细节分析与应用、音乐课授课过程中的细节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细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0-0062  一、研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中地理教材的课程编排理念、编排体系等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为了适应高中地理教材的这些新变化,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探索与实践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新方法,以此更进一步地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益以及发展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5-0119
课题:本文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立项号174420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在“停课不停学”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线上教学采用了主题式活动教学法,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主题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把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素养内化为学生自身能力,为学生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成为实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中可以进行归类的问题较多,在过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但实际上这类问题往往具备表征问题和内涵问题两个层面的知识认知,仅通过题海训练往往只能达成对表征问题的把握,对于内涵问题往往涉及较少,以致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选定问题图式为教学手段,通过问题图式逐层深入的教学原理克服上述教学桎梏,以达到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物理問题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授课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传授。在这样的背景要求下,初中政治趣味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趣味教学策略能使初中政治教学冲破传统教学的禁锢,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中笔者思考了初中政治课堂趣味教学的策略,希望提出有效的教学见解。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趣味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地理及有关人文知识的综合课程,因此它要求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其中,乡土课程资源又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作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身边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恰当、合理地使用,有效地提高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性,更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  关键词:乡土资源;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