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具与大问题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悠久,在古代西方,葡萄酒是贵族的象征,到了现代,葡萄酒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人能够品酒和收藏葡萄酒。在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中需要实时观察糖度和酒精度的变化,以确保其口感,那么就要找到一种直观的方式来监测和控制液体的密度。啤酒的酿制也是同理。
  在我国的百姓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活动。例如很多中国家庭中的老人会腌制咸鸭蛋。在整个腌制过程中,腌制咸鸭蛋的盐水浓度是动态变化的。用盐量过高时,渗透压大,鸭蛋水分流失快,味道过咸而口感不鲜;用盐量低于7%时,虽然口感很嫩但防腐能力较差。总之,用盐过多则有碍风味,过少则不利于防腐。一旦腌咸了,则需要降低盐水的盐度,让蛋内的盐分析出到水中。研究表明,腌制咸鸭蛋的盐度一般在10%左右。怎样保证腌制过程中盐水的浓度平衡呢?还是需要监测和控制液体的密度。
  一、课程重点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与密度的关系,对浮力和密度的学习产生兴趣,需要用一些有趣而又精确的方式研究密度,尝试在动态中研究液体密度,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掌握定量规律并利用规律制造精准的量具。
  【涉及领域】物理、数学、生物
  【建议年级】小学高年级
  【建议时间】100—110分钟
  二、课程任务
  让学生首先了解密度和盐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测定盐度和密度的关系,了解油和水的密度关系。在做完这些准备后,各组设计制作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装置,用于很方便快捷地测出油和不同浓度盐水的密度。
  三、课程步骤
  1.导入(10分钟)
  第一步,为学生讲死海的故事。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奴隶们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奴隶们不会被淹死?真的有神灵保佑吗?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人在死海里淹不死,是因为死海中水的密度比人体的密度高,所以人沉不下去,自然淹不死。)
  第二步,教师出示物质的密度表(见表1),并进行初步讲解。请各组学生讨论:如果有一个水银湖,湖上能建起亭台楼阁吗?人可以在上面走吗?(大理石能够漂在水银面上。就连铜球、铁弹,也能漂在水银面上,宫殿、亭台、楼阁、曲桥、长廊建设在一个装着水银的湖中,它们都能安然地漂在水银面上,人走在上面,自然也不会沉下去。)
  2.认识密度背后的科学与数学(20分钟)
  第一步,带领学生了解密度计算公式与计算方法。密度=质量/体积,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立方米,这个单位意味着1立方米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即物質的密实程度不同。同时,这个公式表明:同体积的不同液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同质量的不同液体,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第二步,教师出示常见液体的密度数据表(见表2),小组讨论数据代表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们根据表2计算:一瓶矿泉水(550毫升,等于0.00055立方米)分别装入上述液体,质量为多少?可以选择4种液体计算一下,并填写工作单1(见图1)。
  3.实验任务(20分钟)
  教师出示工作单2,要求学生测定并记录几种液体的密度数据。学生可以按附表选择3个浓度配置食盐水,浓度要有显著差异。学生需要记录不同浓度食盐水的质量与体积数据,学习质量与体积的测定,并计算食盐水的浓度,将其填入工作单2(见图2)。
  4.宣布量具制作任务及评价量规(30分钟)
  【宣布任务】如何迅速确定液体的密度?请各小组设计制作一种简易的便携装置(量具)来测量不同浓度食盐水的密度,量具最好带有数字标定。宣布任务后展示评价量规(见表3)。各组学生讨论并设计,在课程结束时,用表演或讲解的形式向全班进行展示。
  【材料】空塑料药瓶、黏土、纸杯、透明长吸管、细绳、毛根、热熔胶枪、食盐、水、量桶、天平、纸条
  要求学生在设计前思考以下问题。
  (1)简易和便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好可以随身携带,其次是在实验室中使用。)
  (2)结果直观是什么意思?(最好不必计算即可看到数据,其次是只要1步即可算出数据。)
  (3)河水是淡水,海水可以看作盐水,二者的密度存在差异。如果一艘万吨巨轮从河中驶入大海,它是会沉下去一点呢,还是会浮起来一点?
  (4)大家还记得浮力的原理吗?物体漂浮在液体上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而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这样解释你有答案了吗?上面这个现象我们能利用吗?如何利用?
  5.总结和反思(20分钟)
  总结与反思可在学生展示后进行,也可以同学生的展示共同进行,反思应包括以下问题。
  (1)你们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为什么?
  (2)你们组成功完成了任务,能详细介绍一下设计原理么?
  (3)你们组有没有从其他组借鉴一些做法,借鉴了什么?为什么?
  (4)你们组设计的装置可以如何修改或优化?
  (5)你们组没有完成挑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让你们再做一次,会有哪些改变?
  (6)如前所述,监测和控制液体的密度可以保证腌制咸鸭蛋过程中盐水的浓度平衡,那么你今天设计制作的量具能够帮助完成腌制咸鸭蛋这个工作吗?
  附表1 20℃食盐水溶液的密度表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人文情怀的培养、实践探究精神的塑造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应当开发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德育、智育、体育相结合,共同发挥育人功能。  四川省成都市万春小学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核
摘要: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职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适应社会和职业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这门课,是值得广大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把握教材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这门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职业职业与职业指导 德育 把握特点 创新 提高实效    教師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
[摘 要]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艺术课程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学习向审美情感的感受、体验转变,学生不再是注重技巧的“小画家”,而是审美的评论家、社会实践的活动家和生活中的创意设计家,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飞翔。  [关键词]美术;想象力;审美  美术作为学校艺术课程设置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形式,有着突出的学科特色。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艺术课程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学习向审美情感的感受、体验转变。学生不再是注重技巧的
班级座位一直以来就是教学中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春晚小品《占位子》让家长们这根原本就很脆弱的神经再次绷紧起来。小品形象地刻画了一群为孩子占座位而争得面红耳赤的家长们,这也让电视机前千千万万的家长感同身受。是呀,“好座位”太少了,占上好座位可真难!这个小品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解决的办法,但却引起了广大家长和教师们的深思。班级座位果真如此重要吗?究竟该怎样安排座位?怎样破解“一位难求”的问题呢?  一、理
山东省肥城市积极应对农村人口向城区大量转移的趋势,一手抓城区学校新建扩建,一手抓城乡学校、乡村学校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全市教育持续高位均衡发展。  在城区,大力实施“解决大班额问题、全面改薄、学前教育二期行动计划”工程,快速推进校舍园所建设。2017年以来,开建55个大班额项目、17个园所项目,所有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城区“东南西北中”五大教育园区将实现“幼小初高”衔接贯通的“一条龙”式就学服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写作难题,教师就必须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贵州省金沙县第一中学结合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于2013年开始构建“431”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科研体系,紧紧围绕主干课程统一规划开发、开设选修课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方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提高学生
作文是高考语文中的重头戏,也是许多考生最头痛的一道“坎”。每当高考临近,应对考试作文的书刊便会一下子多了起来,而高考一结束“优秀范文集”之类的书籍便开始充斥市场。其中最刺眼的,是那些形形色色的“满分作文”书。一些教师也在课堂上推介“满分作文”并让学生加以模仿,大批学生照背“满分作文”范文以应考,有的甚至准备好几个模式“以不变应万变”。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没
关键词一:学前教育  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学前教育和保育能够带来诸多益处,投资于幼儿是各国最有效的投资。学前教育近年来一直受到各国及国际组织高度关注。2014年,无论是国际组织的政策咨询报告还是各国的政策文件中,学前教育仍然是一个出现率非常高的关键词,“机会与质量”是学前教育关注的重点。  作为富人俱乐部的经合组织重点关注“学前教育是否到达最需要的人群”,指出,尽管2003-2012年间,OECD成
[摘 要]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开展了一系列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评价等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成果。在总结原有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该校以入选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学校为契机,完成了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实践和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改革三项方案的建设任务,整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