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对策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ch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考“三位一体”新政策的广泛实施,省普通高中会考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学科受到重视也在情理之中。本文从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关注弱、盲点和培养应变能力等方面来谈谈对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会考复习 知识网络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多、范围广,会考复习时间少,而会考成绩又将作为高考新政策的参考依据。因此,如何进行针对性强、符合学生认知的会考复习是所有师生都很关心的问题。近几年信息技术会考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此本人谈谈对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几点看法。
  一、研读《会考标准》,分析会考真题,构建模块知识网络
  在新授课时,我们通常把各知识点分解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少的知识点,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模块知识系统,往往容易造成知识链的断裂,在做题时出现知识混淆。解决这种现象,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复习模块的知识网络。
  首先,教师要彻底研读《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简称《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导引》(简称《导引》)。《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会考的内容、难度及考试目标层次的含义,即a—“识记”,b—“领会”,c—“应用”。《导引》依据《标准》对会考知识点全面阐述,列举各种题型的真题并体现会考命题方向,难度贴近会考水平。
  其次,分析近几年会考真题,归类各知识点在会考中出现的频率及难度异同。通过分析得出会考中难点,比较难点在今年和往年《标准》中考查范围及目标层次的异同。如:2011年《标准》中“脚本编写”知识点考试要求等级为c,比2010年的等级a难度有大幅度提升;2012年《标准》中“图像、音频、视频存储量的计算”的考试要求等级为c,会考真题中这类计算比往年更灵活,学生仅仅背公式很难做对,感觉这类题太难了。
  最后,归纳整理,形成模块知识网络。例如:依据《标准》中对Flash部分的大纲要求,针对不同的操作对象,分解出各对象涉及的知识点以及操作的方法与步骤,形成Flash动画知识网络。表格如下:
  在第一次复习时,分发当前复习模块的知识网络,并提出几点要求:(1)找出当前复习的内容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理清知识的脉络,并作适当标记;(2)根据自己学习的过程以及作业反馈情况作自我评价。完全掌握(作业成绩高于95分)、有一定掌握(作业成绩:70~95分)、还不能掌握(作业成绩低于70分)。
  二、强化突破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标准》的研读和真题的分析,精确把握会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从Flash动画知识网络表格中可以看出,其重点是对图层的操作;在《标准》中,脚本编写的考查要求由a到c,也逐渐成为Flash模块的难点。2011年的《标准》例卷中第一次出现的“李白—望庐山瀑布”脚本题就是典型的结合重点和难点的综合题,也是最近两年会考的压轴题型,学生初次接触这类题型感到非常吃力。例如2012年会考真题的压轴题:在考生文件夹下的“Flash2012\01”文件夹中,打开名为“岁寒三友.fla”的文件,其“main”场景的制作脚本如下:
  在“main”场景中完成以下操作:
  1.将“文字”图层的第1帧复制到该图层的第27帧,并创建该图层从第27帧到第34帧的形状补间动画。
  2.根据脚本要求,利用库中“梅”元件,在“梅”图层第62帧到第77帧之间创建动画。
  3.根据脚本要求,将“素材.fla”文件中的“重播”按钮元件应用到“main”场景中的“按钮”图层,并设置按钮动作。
  4.测试场景时,发现梅花开花的效果反复出现,修改相关元件,使得梅花开花效果只出现一次。保存“岁寒三友.fla”文件。
  根据这类题型,我们模仿设计了几套类似题目(包含不同的知识点),让学生强化练习。通过几次练习,学生总结出做这类题型的方法与技巧,归纳如下:
  (1)首先,看题目要求完成的内容是否与呈现顺序或呈现方式相关,不相关直接完成,如第1小题。相关则必须阅读对应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如第2、3小题。
  (2)找到库中对应的元件,如果是外部库元件要从另外的文件中复制粘贴到当前文件的库内。找到要创建动画的图层,并根据实际情况,锁定其他图层以避免错误操作。
  (3)根据呈现顺序中要求的动画出现时间,找到起始帧(第几帧开始)的位置(如果是普通帧,请转换为空白关键帧)。根据呈现方式中的要求,选中起始帧,将元件移到舞台,设置对象属性。根据呈现顺序中要求的动画结束时间,找到结束帧的位置,并插入相应帧(关键帧或空白关键帧)。根据呈现方式中要求,将元件移动到指定位置,设置对象属性。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中间创建补间动画(动画补间或形状补间)。用学生自己总结的方法去指导他们,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从而复习的效果也更加有效。
  三、关注弱点和盲点,查补缺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根据自己在知识网络的标记和练习反馈,找出自己还存在的弱点和盲点。教师也跟踪作业反馈,把学生错误多、易错题的知识点归纳出来,形成弱点知识。针对弱点知识,利用会考练习系统自编题目,强化练习。例如:学生对Flash作品的调试有些偏弱,我们就自编一个专项练习,涉及测试影片或测试场景可能会出现的几种问题。学生通过专项训练,作品调试类题型的正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针对学生的盲点知识,则要灵活对待。盲点知识有如新课,但是又受原有知识的影响,可能会存在错误认知。有一次学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第3秒出现‘文字1’动画(时长约3秒),第6秒出现‘风筝’和‘文字2’动画(时长约3秒)。”这个小题中出现“第几秒”这个概念,有不少同学可能会理解成物理中的第几秒。第一个班级,笔者没有发现这个概念会给学生造成误解,没做任何提示,结果在批改作业中发现这道题全部做错。基于前面班级的现象,笔者在另一个班级先提示了一下,结果做题错误的同学只有1/5左右。针对第一个班级,笔者作了如下处理:教师先不解释,要求他们自己去琢磨问题出在哪里。经过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漫长的探究过程,学生终于明白了第几秒和持续几秒的关系。虽然在复习阶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但是这种体验对学生来说却是十分珍贵的。而后一个班级虽有老师的提示,但由于没经过探究,有部分学生还是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当然,每个学生的弱点和盲点是不同的,我们通常把所有可能出现弱点和盲点的知识设计成一个题库,学生依据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自己的查漏补缺。
  四、利用帮助文件,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有可能出现新考点,如在2011年会考的Flash中就出现了命令动作的编写。这些新考点如果没有学习过,可以利用每个软件自带的帮助文件来解决。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文件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对Flash中声音添加的理解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可以先提供声音文件让学生在Flash中尝试,再让学生利用Flash的帮助文件查看“事件和数据流”的解释。
  总之,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是集师生智慧对教材和教学进行处理,通过合理的对策使学生能够实现知通而后能知变的过程。
其他文献
根据棉花的生育特点,其正常的生长时间应是210天左右。棉花生长的中后期过早出现植株衰竭、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早衰。早衰是棉花丰产中的重要障碍之一,那么早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预防呢?    一、天气原因  棉花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积温和水分对其正常生长影响很大。如遇持续干旱或连续阴雨涝渍发生在棉花生长前期,就会出现生育滞缓而导致迟衰,迟衰也是不正常的;倘若发生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就
"学习是因经验而获得知识的历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乡土材料,结合时政热点,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分析解释身边的地理问题,可以使抽
摘 要:阅读技能是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包括两个方面: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些在新课标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经验:以课文为中心,培养学生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纠正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把阅读的辅导工作落到实处;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为他们选择一些有趣的材料,培养其阅读兴趣。此外,教师应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自己看
1.羔羊死亡原因    ①母羊膘情不好,太瘦弱,所产的羊羔也瘦弱,母羊和羔羊都不健壮,母羊奶水不足,羔羊很容易死亡。  ②饥饿脱水死亡。由于母羊一胎多羔,所产羔羊大小、强弱不一,母羊奶水相对不足,使那些弱羔、小羔很难吃饱、吃足,日久天长,不仅会造成羔羊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甚至一天不如一天,而且体内水分也不能满足需要,导致羔羊因脱水死亡。症状为:叫声无力。不响亮,四肢无力,卧倒站不起来,头部脸部发肿
作文教学在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他们的健康个性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努
雨季芽接桃树,愈合组织分生快,嫁接成活率高。桃树芽接分“T”字形芽接、嵌芽接和套接法三种。芽接桃树,方法简便,易操作,成活率在98%左右。    一、“T”字形芽接  先在砧木距地面3~5厘米光滑处开一“T”字形切口,然后剥取接芽,用刀从芽的下方1.5厘米处削入木质部,纵切长约2.5厘米,再从芽的上方约0.5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取下接芽。取芽时注意防止撕去芽片内侧的维管束。然后用芽接刀柄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