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音乐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基础教育阶段,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生接受的音乐教育也更加全面,音乐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合唱训练已经成了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近些年,每个小学都开始培养属于自己学校的合唱队,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下面是本人长期在农村小学合唱排练的小结,与大家分享探讨童声合唱的一些训练方法。
  【关键词】童声合唱;小学音乐;训练方法
  学校的童声合唱活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对学生全面发展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高雅的艺术情趣和爱好,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在合唱训练中,音乐教师要勇于尝试和创新,首先做好训练前期的准备工作,然后在真正的训练过程中从站姿、气息、发声、音准、聆听(配合)五方面来指导学生,使小学生具备一定合唱知识,并在合唱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提升合唱质量。
  一、做好童声合唱训练前期的准备工作
  第一,挑选合适的合唱队员。童声合唱对学生的音质、音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开始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做好排兵布阵,选择配合度高、有合唱经验、音乐基础良好的合唱队员。这需要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积极培养那些具有天赋、音色较好的学生,并把他们引进合唱队伍。第二,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选择合唱歌曲时,音乐教师也要联系当今的社会主流,为学生挑选具有思想和内涵、教育意义的曲目,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与此同时,音乐教师也要考虑合唱的主题,选择与其相符合的曲目,以便提高合唱的完成度。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
  小学童声的合唱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总结,小学音乐教育中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指引学生掌握正确的合唱姿势
  童声合唱的姿势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合唱时的站姿,正确的站姿不仅能够展现出合唱团队昂扬的气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也与小学生的身体生长状态相适应,可以促进他们的骨骼生长,更能够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完全汇聚力量,调动全身的肌肉与声带进行配合,使合唱充满气势和豪情,体现出童声的优美特色。在合唱时,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站姿进行具体的指导,如:保持直立的姿势,双脚前后稍微错开,之间的距离要小于等于肩宽,重心微微向前;抬头、挺胸、收腹,目光平视前方,双手自然垂下;在唱歌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可以随着节奏轻微摆动。
  2.对学生的歌唱气息进行训练和调节
  童声合唱与独唱是不同的,它要求众多学生保持音色、音质相统一,歌唱的节奏、口型相对应,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气息进行训练和提高。如,在学习合唱曲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时,音乐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曲谱打节奏、找节拍,了解歌曲的弱起节奏,初步把握歌曲的歌唱流程。然后,教师要为学生演示腹部呼吸法,教他们呼气收腹、吸气松腹,逐步找到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强弱,稳定自己的气息,提高合唱质量。同时,音乐教师也要向学生传输其他的气息训练方法,如气声发音、用气息发出强弱不同的高低音阶、呼吸训练法等,并与腹部呼吸法结合起来,让学生逐步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3.加强对学生的发声训练
  在发声训练中,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去医院看口腔时的状态,发出轻轻地“啊”的声音,并慢慢将声音引到头顶,体会声音从额头上传来的那种感受,感受圆润、流畅的音准,这就是所谓的头腔共鸣发声状态。如,在学习《四季的问候》一首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轻敲节奏,在演唱之前借助之前轻声“啊”的经验找到发音高度,然后开始跟随教师的钢琴节奏进行逐句演唱,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练习声音的高位置状态,准确掌握发声的技巧。同样的,音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轻轻哼鸣,根据每个学生的哼鸣声音来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准确的头腔共鸣状态,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哼唱《四季的问候》,留心歌词中“mi”的发音,并在哼到这个音的同时集中注意力,将眉心聚拢、眉毛上抬,努力克服自己本身的喉音,改正“大声即高音”的错误想法。
  4.引导学生正确辨别高低音阶,掌握合唱的音准
  学生的音准是决定童声合唱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音准训练。合唱训练中,钢琴是指导学生辨别音阶的重要教学工具,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做到“心中有音、听音识谱”。如,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跟着钢琴伴奏辨认高音和低音的时候,可以选择《接过雷锋的枪》一曲,将曲谱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出来,先让学生跟随钢琴的节奏和歌曲曲谱来辨识高低音阶、把握音与音之间的准确距离,体会从一个音唱到下一个音之间的气息变化和声音高低变化等,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的听音识曲来跟唱,配合钢琴的节奏初步掌握这首歌的音准,等到训练的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钢琴放置在一旁,挑选学生进行清唱,了解他们的歌唱情况,对其音准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并进行反复练习和试唱,让学生准确唱出每一个词的正确发音。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固定音高进行训练,使其在无伴奏和曲调相对平和的状态下具备良好的音准,如,训练学生对于标准音的发音,让他们分阶段清唱“do、re、mi、fa、sol、la、si”每一个音阶,在不断地运用与清唱中掌握每一个音阶的音高,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当合唱队中的学生都具备较高的音准素养,那么合唱的质量和效果一定会更加完美,童声的特色和趣味也会随之加强,学生们个人的音乐综合素养也可以得到同步的提升。
  5.强调互相配合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学会“聆听”
  童声合唱对于提高听觉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听”与“唱”的能力同样重要。在进行合唱训练时,音乐教师要向学生传达互相配合的理念,要在動情歌唱的同时注意听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声音,及时掌握场上的动态,了解合唱中音量、音质、音准的变化,判断是否有不和谐声音的出现,并适当调整自己的状态,最大限度的与他人配合提高合唱的质量。
  童声合唱作为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一种艺术手段,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秉承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重视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童声合唱的教学,从技巧、方法、合作等方面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合唱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晓东.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5(9):147—147.
  [2]张俊岭,朱晓莉.浅谈童声合唱训练的方法[J].智富时代,2017(2).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以思维为主的过程,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去培养。在教学中,我觉得数学课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因此,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新旧联系,启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知识的迁移,把原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当中,从而化解难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笔算三、四位数的减法
【摘 要】微课具有内容少、容量小、时间短等特点,在小学中年段习作评改中可以起到突出知识点、突破重难点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分类批注,制作微课”“依据微课,分类评讲”“共享微课,分类修改”把微课与批、评、改以及堂上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师、学生、家长互动起来,达到突破中年段学生修改习作难题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微课;习作评改;教学策略  小学中年段修改习作,一直是困扰学生、家长、教师
红嘴鸥是一种常见的冬季候鸟,昆明市林业局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曾为红嘴鸥安装GPS定位仪,记录迁徙轨迹。经GPS定位追踪显示,红嘴鸥从昆明出发,北上主要飞往贝加尔湖、乌布苏湖和我国新疆博斯腾湖方向,迁徙路线和江河走向一致,最多时一天飞近900公里。他们还绘制了世界首张红嘴鸥迁徙路线图。  近年来,红嘴鸥各迁徙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各地保护候鸟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昆明市投入巨资退
【摘要】现今社会对学生的发展性指导更注重指导的正面功能,着眼点在一系列学生积极健康发展所需的技能与体验,其中,学生的幸福感提升便是当前一个学生心理发展指导的热门话题。本文在探讨幸福感提升与学生发展指导的关系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高一学生的特性与需求,以自主需求为切入点,提出学生幸福感提升培训课程的设想,以期达到体现学生发展性指导的正面功能的目的。  一、理论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待学生的教育
【摘要】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因素,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最为紧密,与学生构建融洽和谐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信赖班主任。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生;班主任;和谐关系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班级教育成长天地里最为重要的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融入舞蹈艺术教育在以往的实践与探索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在新时期,小学音乐课堂融入舞蹈艺术教育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的有效性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小学应积极进行创新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小学音乐课堂融入舞蹈艺术教育的立体化培训格局;二是从培训的“需求侧”与“供给侧”入手,加强小学音乐课堂融入舞蹈艺术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从教以来,我一直扎根于农村教学,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有不少学生叛逆,无心上学,贪玩好动,纪律表现差,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行为还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他们往往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责任和挑战,如何使这些学生成为合格人才,我在教育中坚持一个“爱”字,落实一个“严”字,做到爱严结合。下面谈谈我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著
【摘要】在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现代社会,家庭这一社会细胞,也同样承载着超负荷的工作量,家长常常被逼把工作带到家里来做,甚至为了生活外出打工——毫无疑问,工作正在逐渐侵占家的空间与时间,从而导致父母的工作任务和孩子教育的矛盾越显突出。因此,如何优化家园合作,以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就成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幼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情思历史”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史料教学、情境教学和主题式教学结合并提炼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情思历史”最大的特点是在正确的价值追求与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对于史料的选择和主题立意的设计如何把握“度”的问题,对于情境探究“深广”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的问题。可见,历史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也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专业能力。本文即探讨了广大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胜任相应的角色,以便为更好地实施“情思历
【编者按】《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长久以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对于教师来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刚健有为,潜心育人”,这也是广东省省级骨干教师吴帅老师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吴帅老师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教育人的事业来追求,自觉自愿献身于教育事业。在工作中,他刚健有为,力求完美,追求卓越,在十三年的教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