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教学走进生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uoyaoxiezu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
  數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岀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如下:
  一、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也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教改的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当然,有些情景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生活情景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能帮助学生搞清较难、易混的内容,使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
  例如在讲解三视图一节中,准备好各种不同的实物体,让学生走到讲桌前,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变得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
  二、引入生活实际 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徽标、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运用时,引入了下面的例子:
  某地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决定实行两级收费制,即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4吨(含14吨)时,每吨按政府补贴优惠价收费,每月超过14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按市场价收费,小王家1月份用水20吨,交水费29元,2月份用水18吨,交水费24元
  (1)设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交水费为Y元,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小王家3月份用水24吨,他家应交水费多少元。
  这样既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如有的学生选择的工具是皮尺和平面镜,有的学生则选择测角仪和皮尺等多种方案,通过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沐浴着生活的阳光,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教育关系到提高国民素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由课例可以看出,“探索性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变为明天参与和改造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
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二位一体的共同活动。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从学习过程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教与学协调、有效地进行,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好双基,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因此,作为教学工作的关键——课堂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的合理调控,有效地激励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提高每堂课的效率,方能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
期刊
本文主要研究LCD屏的静电防护机理和防护方法.通过对LCD屏的原理进行分析,推导静电防护的机理,进而找出静电防护的具体举措:必须隔离静电,切断静电传导途径,以提高LCD屏在应
国家的进步,离不开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征收拆迁却又是城市发展当中绕不开的难题。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使城市房屋的征收拆迁变成一种必然,这其中
我们陆房地区偏远,中学尤其是小学严重的缺少数学老师,所以每到接收新初一的学生老师们都非常头疼。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是差的一塌糊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怎么办呢?校长说:借用咱们农村老百姓一句话:来什么孩子咱养什么孩子!咱们大家就学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苦干三年,大多数孩子还是会成才的。针对山区中学生的特点,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
期刊
【摘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探索生活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越来  越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正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但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课堂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实效性不高。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时间进行充分、科学、精心的预设。   关键词:预设合作学习实效性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