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与科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文化是科技技术进步的思想源泉,科技是推动文化发生变迁的动力。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与科技的关系已然成为了热点话题。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用新课改的要求,更不能满足现在初中生的教育需求了。  【关键词】接受式 探究式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56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三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掌握的绝不仅仅是小学语文的相关教材,除此之外还要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运用一部分手段改变教学现状,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课堂激励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本文将重点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激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
“原生态”是指自然界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其特征是天然、自然、原始. 所谓让学生在原生态中学数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原生态中学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 ”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 因此,课堂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 那么如何有效生成呢?  一、预设——有效生成的前提  预设要有预见性和灵活性,在备课中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作出多种可能出现的预设,要思考在每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只有具备高质量的预设
【摘 要】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现代数学教育应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应充分发挥它的智力价值和美育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诸多渠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在耳濡目染的谆谆教诲的过程中实现教学和德育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中图分
【摘 要】就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主要负责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接受知识则显得有些被动。当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以应用时,学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引导,并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26  
【摘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和谐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选择恰当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学习空间和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学;主体地位;体现方法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活”起来呢?笔者
【摘 要】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该教学技术在促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格外注意。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 课堂教学 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
【摘要】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高中数学新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几何画板是一种最适合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软件工具,为“数形结合”创造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利用几何画板可以给学生一个“操作数学”的过程,一次“实验数学”的机会,开展“动态数学”的活动,从而可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