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改革的实施离不可教师的辛勤教学,本文从教师对学生和自身的认识入笔,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要密切关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知己知彼;关注学生;提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94-001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孙子曾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在战争中要取得胜利熟悉敌我情况的重要性。当前,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那么,我们教师在当前形势下,应如何做好推进课改活动的准备呢?我觉得在课改中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一、“知彼”
  
  “知彼”,就是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了解他们的知识发展水平,了解他们的行为发展水平……凡是关于学生的一切,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去认真地去了解。只有全面地了解我们所要教学的对象,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以来,我一直执教六年级语文,对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熟稔于心。今年学校领导安排我教一年级的语文。我心想:一年级语文有什么教的,不过是拼读、认读一些拼音,学习简单的汉字,读读趣味化的课文,内容简单得很,再加上现在小孩子们大多接受学前教育,大多数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就这样,我走进了课堂,开始了一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上着上着,我才发现一切并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有的同学听着听着,眼神就丢了;有的同学在下面玩玩具;有的同学在下面两个人说着话……我刚说完这一个,那一个又乱起来了,这一节课,我是手忙脚乱,教室里乱糟糟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下课后,我来到办公室懊恼地说:“一年级学生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他们太调皮了,真难教!”对面的杨老师说:“你教高年级习惯了,低年级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你没了解他们,其实他们并不是你想的那么调皮,要想上好课,你必须先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才能真正地听讲,要不,那就是‘左耳听,右耳扔’啊!”杨老师的话使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是啊,我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他们,只是依据自己的认识,依据高年级的水平,高估了他们,他们仅仅是刚人学的小孩子,认识他们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智力发展水平,对于他们接受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切我都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去熟悉,才导致了这次课堂教学的失败。
  因此,对于我们所要教学的学生,我们只有彻底地了解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在课堂上从容面对,依据他们的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知己”
  
  既然“彼”是学生,“己”当然是我们老师了。也许有的老师说“己”不仅包括老师,还应包括我们执教的教材。我们试想一下,教材是固定不变的,一位教师,如果他本身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无论他怎么有心挖掘教材,也无法深入理解教材,无法透彻分析教材,这也就直接影响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一次学校让我上一节阅读公开课,内容是关于指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看到这个上课题材,我一下子蒙住了,在印象中关于《西游记》的知识我都是从电视上得来的,就凭那些东西是在课堂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想想那一段时间真是手忙脚乱,不知从哪下手,于是我借来名著反复阅读,又从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作参考,还看了一些关于《西游记》的资料片。在我的临时恶补下,那节课总算完成了,课堂效果却不是很好。我想如果我平时多读书,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一些,那么这节课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效果。想想我们周围有很多老师,他们都是勤勤恳恳的工作,可有时的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呢?我想。这就和他们的知识储备有关。俗话说:“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人一碗水。”也有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都说明了知识对一名教师的重要性,只有拥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才会真正受到人们的尊敬,而那些固步自封、自诩自大的教师,会逐渐被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活动抛在后面的。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如果一位教师再有才能,他没有认真地研究教材,不去深入学习教材,只在那儿作肤浅地研究,也不能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当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教师本身的思想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呢?首先,我们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从内心反省自己,不断加强教师自我道德修养,时刻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教师提高思想素质水平。
  其次,就是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时代的课程改革需要的是一大批自身素质过硬的教师。学习与思考是我们业务水平提高的不二法门。孔子提倡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必备的。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及设计,学习独特的教育教学见解,凡是对我们教学有帮助的,我们都应努力去学,凡是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我们都要去了解。因此,处在现在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时要学习的迫切渴求,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加强学习,才能跟上课改的步伐。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知识的学习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下去。明代学者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智需每天汲取新知识,才会更加开阔,更加敏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让我们每个教师都更加深入地体会它的内涵,走近我们可爱的学生,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射器要:本文从大型科普系列片《身边的科学》的创作实践层面,就科普电视节目现状、创新意义及特征、科普节目形态创新的角度,从创新好机制、打造好队伍、创建好评估、创新好理念、创建好频道、创造好情境、创设好移植、创立好组合、创新好渠道、创设好环境等十个方面探究科普节目创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关键词:科普电视; 现状特征; 创新思路; 对策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
摘 要:本文在对小学生收看科普片的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他们的认知规律给出建议,希望老师在组织小学生收看科普片时,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关键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变其一味接受的观看模式,逐渐帮助学生们培养起宝贵的科学素养。关键词:科普; 科学素养; 主动学习中图分类号:G6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73-001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对什么都好奇。科
摘 要:德育启发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德育启发式能有效增强德育实效,如故事启发、数据启发、“布白”启发等。关键词:德育启发式;德育实效;故事启发;数据启发;案例启发;“布白”启发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07-002一、界定近
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关键词:英语教学;听说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09-002学生是否具有听说能力是检验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英语的先决条件。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就成了当前我们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所以更是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水平的重中
摘 要:《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6个选修模块之一,教材从生活的常见问题引出话题,用最基本的化学知识解决最常见生活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作为一门实用和创造性的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大作用。作为一个选修模块,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材与相应的必修教材《化学1》、《化学2》分工明确,各有侧重。而与鲁科版《化学与生活》相比,教材在关注生活的同时还注意到教给学生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
摘 要:运用校园环境资源,进行写生线造型教学,教室静物的就地取材,体现“教学即生活”,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让学生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关键词:静物写生;观察体验;写生表现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21-001线造型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美术入门的基础,也是普及美术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
摘 要:如果把优等生看作是怒放的鲜花,那么学困生就是含苞待放的花朵。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立刻可以转化的,需要每一位教师有耐心、爱心、信心、慧心,创造条件去浇灌,给他们雨露,给他们阳光,以改过去他们落后的面貌,让他们也会在素质教育的这片花海中怒放争艳。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中图分类号:G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45-001在现实中,哪个学校
摘 要:本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关键词:亲身经历;语文教师;成长之路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77-002[前盲]语文是浪漫的。我追求自由语文,喜欢非常语文,更赞成浪漫语文……语文是什么?有人说是做人的学问。我想,做人是具象的、立体的、丰富的、多彩的,而不是抽象的、扁平的、单调的、枯燥的、老是板着脸的。
摘 要:通过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爱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习惯。关键词: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有创意地生活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90-001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从而凸现学生生命的价值,提高学生生命的品质。因此我们的品德课堂应该是
摘 要: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管理队伍是每位校长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试着用“西点精神”从组建中层团队、提高中层执行力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关键词:西点精神;团队;中层领导;执行力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91-001很喜欢看《西点军校》这本书,“没有什么不可能”“细节决定成败”“积极主动地去面对每一件事”“只有第一、没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