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发散性思维 培养有创意地生活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zdh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爱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习惯。
  关键词: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有创意地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90-001
  
  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从而凸现学生生命的价值,提高学生生命的品质。因此我们的品德课堂应该是在人本精神的指引下,通过构建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积累出发,自主积极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参与学习、创新发展。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卜课中,有这样的两个教学案例的对比。
  
  (案例一)展示一组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师: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生1:秋天是黄黄的季节,橘子和梨成熟了。
  生2:秋天是红红的,苹果红了,柿子红了,石榴也成熟了。
  生3:金黄色的稻子熟了,秋天是金色的。
  师:从上面同学的举例,同学们发现秋天是……为什么呢?
  生1:是多彩的季节。
  生2:是成熟的季节。
  生3:是香甜的季节。
  生4:是收获的季节。
  
  (案例二)展示一组秋天的图片,印证教学结果。
  师: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谁能说说哪些东西成熟了呢?
  生1:稻子熟了。
  生2:橘子熟了。
  生3:石榴熟了。
  师:从上面同学的举例,同学们发现秋天是………?为什么呢
  生:成熟的季节。经过老师引导,学生才明白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从上面两个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案例一的教学引导从学生发散性思维人手,而案例二老师则先人为主,为此在教学中笔者作如下有益尝试。
  
  1.构建宽松的环境,体验创造的生活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能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好坏、能力层次高下,都给予他们公平竞争、创造性尝试的机会,使学生意识或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2.突破思堆定势,引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背逆通常的思考方法,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叫做反向思维。思考方法作为思维方式,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智力价值。爱迪生发明蓄电池曾失败了一万次,但他不说自己失败,而说自己发现了一万种不行的方法,发现一种方法不行,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思维“开窍”的机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暑假来啦》在对学生安全教育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小孩掉进水缸里该怎么救起?”答案可以是把人从水中救起,这是使人脱离水;也可以是打破缸,使水脱离人,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创设自由的教学,寻求质疑的途径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一切科学发现都发端于疑问和好奇心。建立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学习思路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索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所享受的课堂自由不是出自教师的馈赠,而是课堂应有的一种状态。为此,教师应努力追寻教学自由和自由的教学,因为没有教学的自由,教师的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不能发挥出来,具有创新品质、独特个性和有责任感的人才也无法造就。在品德课程教学中,我们应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实现理智自由;要给予学生大胆质疑,寻求解决疑问的途径。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中,笔者设计了“小小辩论会”环节。(出示辩论话题:正方:凡卡可以回家。反方:凡卡不可以回家)
  经过大约10分钟的正反方呈词后,笔者作最后总结。在刚才的辩论中,正方始终认为,这只是个游戏,况且天已经黑了,大孩子已经回家了,爸爸妈妈会很担心的,凡卡肚子也饿了,他当然应该回家。而反方则坚持认为,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守信用,凡卡不可以回家。那么,凡卡最后回家了吗?请看图。(师出示图,上面画着凡卡在一位军官的命令下,愉快回家的情景)
  此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在和谐的心理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自由对话,实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这一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亮明自己的观点,充分阐述自己的思想,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
  
  4.尊重学生本性,促进创新发展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陆焉尔。”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情感,从而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感受的愿望,在宽松的环境里自由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中,笔者发现学校的花坛里经常有—些花被学生折断了,还有孩子放学后偷偷摘花。于是,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将孩子们带到花坛里,孩子们看到姹紫嫣红的鲜花,都陶醉在了花的清香里。这时,我指着鲜花说:“你们想要哪朵?”学生指着各自喜欢的花,非常有兴致的样子,这时我微笑着说:“好,这些花就属于你们了。”接着真诚地对孩子们说:“那么,你们准备怎么对待这些美丽的花朵呢?如果把花儿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好多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欣赏;如果现在就摘下来,花儿很快就会枯萎了。你们打算怎么办?’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们再来看它。”在这个案例中,给我的启示是:正因为有了尊重和信任,才使学生由“爱花—偷花”变成“爱花—护花”。学生在思考怎样爱花、护花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小学德育《归纳推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3]《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4]《小学思品活动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教育这一平凡的岗位上,要努力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志趣高尚、风度气质优雅,让学生、社会和家长满意的教师。关键词:师德教育; 关爱学生; 淡泊名利; 自尊自律; 严谨笃学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64-001一、关爱学生,以崇高师德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奉献者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
摘 要:有感于班级管理的困惑,身为一个班主任,我寻求了许多班级管理的方法,逐渐地从教学的实践中和与学生的真诚交流中,获得了一些新的感悟。关键词:真诚的交流; 书信; 自我评价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67-001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作为一位教师,不仅要奉献他的智慧,更要奉献他的信心与爱心。一位睿智的教师,他不会引
摘射器要:本文从大型科普系列片《身边的科学》的创作实践层面,就科普电视节目现状、创新意义及特征、科普节目形态创新的角度,从创新好机制、打造好队伍、创建好评估、创新好理念、创建好频道、创造好情境、创设好移植、创立好组合、创新好渠道、创设好环境等十个方面探究科普节目创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关键词:科普电视; 现状特征; 创新思路; 对策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
摘 要:本文在对小学生收看科普片的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他们的认知规律给出建议,希望老师在组织小学生收看科普片时,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关键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变其一味接受的观看模式,逐渐帮助学生们培养起宝贵的科学素养。关键词:科普; 科学素养; 主动学习中图分类号:G6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73-001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对什么都好奇。科
摘 要:德育启发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德育启发式能有效增强德育实效,如故事启发、数据启发、“布白”启发等。关键词:德育启发式;德育实效;故事启发;数据启发;案例启发;“布白”启发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07-002一、界定近
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关键词:英语教学;听说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09-002学生是否具有听说能力是检验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英语的先决条件。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就成了当前我们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所以更是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水平的重中
摘 要:《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6个选修模块之一,教材从生活的常见问题引出话题,用最基本的化学知识解决最常见生活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作为一门实用和创造性的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大作用。作为一个选修模块,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材与相应的必修教材《化学1》、《化学2》分工明确,各有侧重。而与鲁科版《化学与生活》相比,教材在关注生活的同时还注意到教给学生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
摘 要:运用校园环境资源,进行写生线造型教学,教室静物的就地取材,体现“教学即生活”,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让学生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关键词:静物写生;观察体验;写生表现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21-001线造型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美术入门的基础,也是普及美术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
摘 要:如果把优等生看作是怒放的鲜花,那么学困生就是含苞待放的花朵。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立刻可以转化的,需要每一位教师有耐心、爱心、信心、慧心,创造条件去浇灌,给他们雨露,给他们阳光,以改过去他们落后的面貌,让他们也会在素质教育的这片花海中怒放争艳。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中图分类号:G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45-001在现实中,哪个学校
摘 要:本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关键词:亲身经历;语文教师;成长之路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77-002[前盲]语文是浪漫的。我追求自由语文,喜欢非常语文,更赞成浪漫语文……语文是什么?有人说是做人的学问。我想,做人是具象的、立体的、丰富的、多彩的,而不是抽象的、扁平的、单调的、枯燥的、老是板着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