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 解析 研讨 运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是一种思维工具,能带动和激发学生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真正悟出自主探究的真谛,撤除流程上、外观上的做作,让探究效能落地,才能切实发揮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思维上的传动作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探究;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89-02
  怎样让学生在课上发挥主动权,行使探究权利,攻坚克难,冲破难点的束缚,顺利解决问题呢?笔者的经验是把解题释疑作为课堂的宗旨。通过提问锻炼学生质疑和提问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解题的本领,锤炼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分开来说,可实行“突出问题,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总结推广”的教学步骤。
  一、突出问题——刺激学生挖掘问题
  突出问题就是让所有问题最大限度在课前集中爆发。暴露的问题可以取自教材主题图,也可以取自学生的生活,可以以学生的直觉为载体,也可以以学生的错觉为跳……问题可以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是学生自发探究的原点,是操作求证的发动机,是创新的培养皿。
  例如,在巩固简算的训练课上,呈现“比较一下,机算和人算的效率!”的情境。
  学生争论起来:为什么要开展人机大战?为什么第一组算式人算的正确率高?为什么第二组算式人算比机算的正确率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很快得出结论:简算时,要认清数据与算符的特征,要根据一定的运算律来合理简化运算次序,尤其要注意改变运算顺序时,应该增减括号,理解括号对改变算序的作用。有的学生还归纳出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纠偏修正的过程,切不可闭门造车,自以为是,更不能不求甚解,得过且过,计算时经常要进行对比、甄别等。
  二、交换意见——倡导用智慧解析问题
  交换意见是指当学生看穿问题的本质时,就要在紧凑的时间内开展研究活动,充分行使独立分析和思考的权力,把反思、直观认知、感想勾画出大致轮廓。弗赖登塔尔曾说:“教师的使命就是为学生铺筑宽的舞台,让各种观点、见解、方案碰撞交汇,切忌干预思考方向和内容,更不该对学生生成性的、天然的结论指手画脚。
  例如,在探求马铃薯体积时,教师不要急切地“将马铃薯浸人水中,计算浸没前后水的体积差”,而是启发学生:“迄今为止,大家学了几种计算体积的办法?你还有什么心得?关于马铃薯的体积计算,你能想出其他办法吗?”在沉寂片刻后,学生开始轻声议论,他们的想法充满趣味。有人建议把马铃薯带回家蒸干,揉捏成长方体,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算出马铃薯的体积;有人提出先称量出马铃薯的重量,再称量出切割好的1立方厘米大小的正方体马铃薯块的重量,算出整个马铃薯的重量是正方体马铃薯重量的多少倍,这个马铃薯的体积就是多少倍正方体马铃薯的重量;还有人提出计算出马铃薯沉入水槽后,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马铃薯的体积。然后有学生质疑:煮熟后的马铃薯的体积是不是膨胀了?重量和体积之间能够换算吗?用什么容器盛水才能看出水面的变化?水是否会被马铃薯吸收?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造就了严密、高效的探究活动,对解决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明白了快捷精准的测量可以减小马铃薯体积的误差;知道容器必须能整个装下马铃薯,并能直观算出体积,最终掌握了多种测量方法和体积计算方法。
  三、共同研究——展开问题的研讨和试验
  共同研究是指在师生一同商定出研究主题和方法后,靠学生主动研究,加上研究小组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教师的指引、协助下展开交流。
  例如,在教学“实践课——电话通知”时,有一题:将消息致电转告一个对象耗时1分钟,转告给7个对象最快要几分钟?这是一个有趣的研究。假如只让学生猜测,学生不会形成清晰的认知。学生围绕目标问题进行各种设想后,会产生强烈的动手试一试的冲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留出足够的时间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最少要做完一个完整的实验,最好能够尝试多个实验。其次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如打电话中出现的一个接一个转告、分批转告、代为转告、倍数扩增转告等。再次是注意呈现方式,如有的口头叙述,有的用文字描绘,用符号刻画,用表格来显示等,展露学生丰富的思维世界,还要注意探究中的共享和互动,有个别探究、成对探究、分组探究、全员探究等。
  学生的探究方案有4种。
  每种方案效率高不高?为什么效率高?要想效率最高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急于知道真相的迫切感,组织学生分工,适时干预提示,组织学生汇报、评价和反思。
  学生的探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教师担心时间不够用,常常是匆匆忙忙开展探究活动。如果探究讨论沦为形式主义,学习效果就会减弱,探究不充分,学生可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去理解所学知识。
  四、总结推广——知识经验的运用和延伸
  总结推广是指学生在经历主动研究、合作交流后对相关的问题的特征、性质、基本规律、应对方案的概括归纳,并借助重新构建知识的经验去解决新问题,举一反三,延伸拓展。
  例如,在“打电话”中,学生的思路是否打开了呢?教师的追问总要起到推广或延伸的作用:“若要致电转告15个对象,你是否可以总结出几个方案的共性,不打草稿就能算出时长呢?解决问题后进行归纳推广,有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表格来解释,逐渐弄懂了这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问题的推广不单是要适用被通知对象的增多来推算时间,还要适用随着通知到全体成员时间的长短变化与转告人数的变量上。学生通过研讨沟通,互评互议,提出自己的意见,真正体现生本位的理念。
  (责编 黄露)
其他文献
[摘要]“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是“图形和几何”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以后的空间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问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知识联系;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射线、直线和角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67-02  深度学习是区别于浅层学习而定义的。深度学习
[摘要]从小学到初中,“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同样的课题出现了三次,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水平不同,每一次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知识生长;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26-03  核心素养是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在交流共享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主体;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17-0
[摘 要]数学课上的“一步三回首”,能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于无疑处设疑,于有疑处解疑。回头一击的“回马枪”,能引领学生思维不断走向深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和的奇偶性”这一课的同课异构,呈现课堂教学多样化的同时,指出“一步三回首”的教学模式能引发学生不断思考,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和的奇偶性;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节外生枝”,教师不能因为它打乱了原先的教学预设而置之不理,而是应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新课标的精神,科学、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变“节外生枝”为“精彩生成”;调动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大胆地去尝试,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团结协作的课堂氛围中去探究、去质疑、去分析、去争辩,促进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功能性体能训练起源于美国的运动损伤康复领域,其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都被竞技体育研究学者和权威教练所认可。本文以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女子篮球队为例,以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初中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影响为研究视角,为初中女子篮球队的日常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功能性体能训练发展现状  功能性体能训练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入中国竞技训练体系,对我国“三从一大”传统体能训练造成巨大冲击。它不仅能提高肌肉整体工作能力的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要想提升文秘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校企合作构建专业的技能培训基地,进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背景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原则,明确了培训的路径与策略,希望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文秘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校企合作背景下文秘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原则  系统性的基础原则  培养方案是一项完善、系
[摘 要]问题引领着数学课堂的推进。在“认识循环小数”这节课中,通过合理应对学情、放大探究过程和有效突破难点,借助“以问引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认识从已知走向深度学习。  [关键词]以问引学;深度学习;循环小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3-0059-02  “认识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单
[摘 要]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视教学设计的实施,而忽视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由此开展的教学往往会因为没有精准把握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而导致部分学生知识结构断层,对新知一知半解。以“植树问题”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生规律,有效促进自主建构”进行探讨。  [关键词]植树问题;学习起点;自主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追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需要问得有技巧。在学生似有所悟、出现错误,或遇到教学的重难点时巧妙进行追问,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維走向更深处,让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追问;技巧;精彩课堂;错误;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58-02  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要使追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