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初中生写作记叙文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在教学中常遇到这种情况,相当一部分初中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学生平时不留心观察,二是作文题目脱离学生生活。下面就这两点,谈谈如何指导初中生写作记叙文。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如果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好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这就是说,观察生活,既要看,又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老师可以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可一个月左右,并要求每个学生写观察笔记。对观察的要求是:
  (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观察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老师应该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能面面俱到。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然后老师可以挑选出写得精彩传神的加以点评。有突出老师的眉毛和眼睛的特征的。如:“他的眉毛非常黑,直直的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也有突出老师神态的。如:“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点评之后,老师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加以表扬,并且指出,只有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这样生动逼真的作文。同学们尝到了观察的甜头后,会更乐意去认真观察。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
  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老师可以这样指导:
  首先,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埋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其次,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埋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
  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另外,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老师可以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老师可以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
  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 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要求学生。
  一方面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老师可以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另一方面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白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建立孩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健康的竞争意识能引导孩子奋发向上,不断开拓进取。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孩子所学的主要科目,语文教师有更便利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来因势利导,对孩子从小就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竞争 方法 培养    竞争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为了满足完善自身,实现自我需要的社
【摘 要】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要不断勇于改革创新新理念,摒弃旧思想,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并树立自信,完善自我创造性人格。  【关键词】职业中学 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    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和高校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别的,普通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绝大多数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学习动力,即使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上也会认真的听讲,投入学
【摘要】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规定的时间里高效地传授和接受知识点,如何高效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是广大高中语文老师面临的问题。本文就传统高中语文课堂课堂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多媒体的种类和特点,就运用多媒体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作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 高效 课堂质量 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要求教师要真正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令人忧虑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教师和学生在这方面尽管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然而收效甚微,能力提高不明显。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师生就要在具体的学习中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
期刊
小学生的作文强调“新”和“真”。所谓“新”,即思维新,表达新。提倡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无拘无束地表达。同时又不受题材、体裁限制,充满个性的语言。所谓“真”,即体验真、感情真,我手写我心。本人在作文教学中对“新思维”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验。  一、以创新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为了改变以往作文教学片面强调学习写作知识、技巧,而严重忽视了培养人、发展人的弊端
期刊
【摘要】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感受古典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体味其节奏韵律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反复朗读,品赏韵味;(二)培养学生学古诗词的兴趣;(三)运用多媒体,展示古诗词的魅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 朗读 兴趣 多媒体    诗词,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
学生一进入高三,嘻嘻哈哈不见了,蹦蹦跳跳也少了,更多了一份沉静、沉默、沉稳,似乎往日的青春少年一下子都懂事成熟多了。的确,这些是高三的标志——学习至上,很多爱好可以暂时去“冬眠了”,很多活动也该“下岗”了。但,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而只学习。  “不能为学习而只学习”中,第一个“学习”指目的,第二个“学习”指行动。显然,一进入高三,家长、学生和学校也马上进入“战备”的紧张状态,连那些在高二时候还活泼好动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因而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是我们农村中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中学开展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针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改善措施作一概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 农村中学生 现状 措施    一、目前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