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人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雁去年出了本《倒转红轮》,今年一开年,秦晖又出了《共同的底线》,都是难得的好书。
  近年来,大家都在思考和讨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意见,是正常的。
  秦晖说,民粹主义最可怕的逻辑是“谁不和我们在一起,谁就是反对我们;谁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而敌人就应该用一切手段加以消灭。”我看,有些自称“自由主义”的人也有这样的倾向。
  要破除“唯我掌握真理”论,就必须有自我质疑的精神,正确对待对立者的意见。我经常提醒自己:许多我不认同的思想派别,其观念中未必没有合理因素。比如毛派,特别是民间毛派,虽然不同意他们的总体思想,但我认为,他们的某些看法并非没有合理性,我们之间是可以找到共通点的。至于具体的个人,就更复杂。处于某个思想派别中的人,总有一些派别倾向不能概括的个人的东西,需要仔细辨认,不能因为反对某个派别,而把其中的个人完全否定。在论战中,除了坚持自己的立场,还要从不同意见者对自己的质疑、辩驳中,学会反省自己。谁也没有把握说,自己已经完全找准了中国的病根,我们开出的药方,就能治好中国的病。
  秦晖谈到民粹主义时强调其特点是“为整体利益而牺牲一切”。我要补充的是,这样的整体主义的思维,在当下中国,最容易导致国家主义。这样的国家主义常常打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旗帜。事实上,民族主义已成为世界性思潮。各个国家在面临政治、经济危机,信仰危机时,都会用民族主义来凝聚人心。
  秦晖一再提醒我们注意,中国知识界的许多争论,听起来更像是洋人之间的争论,包括天天谈“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人,其理论依据也是洋人的,而且是为了满足某些洋人的“中国想象”的。问题是洋人的真问题,搬到中国来,往往成了假问题。秦晖因此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理论解决自己的问题”。我想起鲁迅的《革命咖啡店》,谈到当时许多名人,“或则高谈,或则沉思,面前是一大杯热气腾腾的无产阶级咖啡,远处是许许多多‘龌龊的农工大众’,他们喝着,想着,指导着,获得着,那是,倒也实在是‘理想的乐园’”。这样的文人在今天恐怕是越来越多了。这背后实际上有一个中国的学者与中国的土地,与土地上的文化和父老乡亲的关系问题。秦晖在书中谈到“文革”期间,“九年的务农生活使我与乡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有了许多农民的朋友。种田人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问题。”我非常欣赏秦晖的这一立场。
  书中有一篇文章谈“东欧诸国的经济生活转轨与思想变迁”,我读了以后最大的感慨是,我们关于东欧改革、俄国改革的种种说法都似是而非,是想当然的误读,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没有下工夫作实实在在的考察,随意做大而无当的概括。这暴露了当下中国学界的浮躁,今天恐怕是相当多的学者整天忙着开会,忙着报课题,忙着跑项目,忙着填表,忙着发言,忙着作报告,忙着写应景文章,许多人由不习惯到习以为常,逐渐乐此不疲,最后离开这样的生存状态,反而不知怎么活了,彻底异化了。所谓异化,就是放弃、背离了知识分子的本职与本性。
  知识分子的本职是什么?要关心、思考、研究中国现实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学术发展的问题,提出、讨论解决中国问题的“主义”,这都非常重要,但我觉得,还有一个职责不可忽略,甚至更重要,那就是思考、研究超越性的、形而上的精神命题,为社会提供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理想,新的文明理念,回应精神危机所提出的问题。
  这个思考根本性的超越性的精神建设、文明建设问题,在今天有特殊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我在《我看2011年》一文里,根据我对2011年世界问题的观察,作出了一个判断:不仅是“英国病了”,“美国病了”,“北欧病了”,“北非病了”,“日本病了”,“中国病了”,而且是“全球都病了”,这就意味着,现行的所有社会制度,所有发展模式,都出现了危机。这就给我们的道路选择带来新的问题:过去对自己的体制不满,可以选择其他发展模式,比如美国模式,北欧模式,这是许多知识分子曾经鼓吹、还在坚持的主张,但现在美国模式、北欧模式都出了问题,我们就很难全盘搬来了。我们必须正视包括中国病在内的全球病。应该看到,全球性的危机,也是全球性变革的转机:我们正可以抓住现行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内在矛盾充分暴露的时机,对人类文明的各种形态进行更高层面的全面反思,这样的反思,不是全盘否定或肯定,不是立足于某种文明的衰落论或崛起论,而是客观地历史地考察各种文明的合理性和内在的弊端,矛盾与危机,这就需要从今天的新的高度,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这就需要全球范围有批判力与创造力的学者通力合作,进行“人类文明的新的大反思、大讨论”。在这样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创造出超越性、综合性的人类文明的新理想、新价值观、新文明理念的,同时又保留各民族文明的自身特色。
秦晖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3
其他文献
导演杜琪峰(右)和编剧韦家辉(左)拍出黑帮电影的文学性  快步走出影院时,杜琪锋腰杆挺直,像一支装好的枪,随时准备射出几颗子弹;从那一脸的严肃来看,他仿佛要参加一场黑帮大佬的选举。等待采访的我们稍后愕然发现他竟真的就在不远处开会,不过谈的应该不是黑帮或者枪火,而是电影发行、宣传以及票房——他执导的第二部合拍片《毒战》当天开始在大陆公映。  从1980年拍摄第一部电影起,杜琪峰至今完成近六十部作品。
4月1日这天的深夜,零点已过。踌躇再三后,我还是拿起手机给华中科技大学头天下午刚刚宣布卸任的李培根校长发出一条短信:  “根叔:你好!尽管早知道退休的一天终归会来,在今天你的告别演讲说完以后,今夜你能安然入睡吗?今早能来学校看你吗?”  一夜没有动静的手机突然在清晨7点多钟的时候响了。  “我是今天早晨才看到你的短信的。谢谢!谢谢!”根叔在电话中用我熟悉的武汉话说:“我现在在天河机场,要到西安出个
李娜的家乡武汉首次举办高级别国际网球赛事,9月19日举办抽签仪式和资格赛开赛,恰好这一天,李娜通过微博宣布告别职业生涯;两天后,北京的钻石网球中心举办了李娜退役新闻发布会,北网公开赛宣传海报上,她仍占据最显著位置。  武汉和北京见,球手李娜未能兑现之前的这句许诺,不过也无须诧异——她总是做出一些背离于外界期望的事情。当然,这次与以往不同,它宣告的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她有多伟大?  北京奥运会李娜进入
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  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  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极茫茫。  遥指长沙非谪去,古今出处两凄凉。  在《宋诗钞》里,此诗与《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毗邻,是陈与义在靖康之变后的手笔。陈寅恪那两句非常有名的诗:“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疑从“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里化出。  末联用贾谊指切陈与义自己,不同的遭际,同样的凄凉,的确是“
文史馆大院  每晚19时,62岁的李皋兰会准时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等着《新闻联播》。兴起时,他会站起来,指着画面里的一个人对只有几岁的孙子说,“看,他跟你爷爷是一起长大的。”  李皋兰指的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那些画面总能把李皋兰的思绪带回他们曾一起玩耍的那个大院——安徽文史馆大院。如今,这里被另一个地名所代替——合肥市红星路80号。  这是一栋三层楼房。二楼以上为居住房
Congratulations!AsItoldyou,nevergiveup,alwaysinsist,andeverythingyouwantwillhappen…  8月,我告诉远在巴西的前同事、德国记者Adrian,我终于被自己心心念之的杂志录用,他从海边发来的“贺电”,语气一贯地激情澎湃。Adrian是个“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典范,参加过东德的马克思小组,在俄罗斯见证了制度的裂变,也扮过
打开电视,不管什么节目都塞满了帅哥美女,可能已经有“审美疲劳”的你,会不会偶尔想审审丑呢?伦敦就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一家叫作“丑人模特”的公司诞生了。  几年前的一天,快递员戴尔到一个公司送包裹,意外被人拉着拍了几张照片。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竟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其貌不扬的快递员成为这家公司的签约模特。拉他去拍照的人,就是这家模特公司的老板马可(Marco)。  在马可眼中,这个宽牙缝、招风耳实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早上。我们纽约办公室的一个负责人刚好到澳大利亚公司总部来开会,他们一般很少到总部,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我们本该按照例行安排开视讯会议。但纽约那边一直都没有回应。接着看新闻,我们就看到飞机撞击双子塔的画面。”  在“9·11”纪念馆外,A跟我说起她的“9·11”记忆。她是澳大利亚人,刚好在纽约旅游,很早就到纪念馆,希望能参加纪念仪式,但被守在纪念馆入口处的警察告知,早上的仪式只
2014年9月17日,广东广州,“九一八”事变83周年祭到来之际,刘强在邓世昌纪念馆外进行反日示威  刘强最引以为豪的是,3年前做了一件“很多中国人想做不敢做”的事情。  2011年12月26日早上5时许,整个东京仍在梦中,刘强乘坐的出租车疾驰在去往成田机场的路上。离目的地还有约半个小时车程时,两名警察挥手将车拦停。他把护照递上前去,心头一颤,“死定了。”  日本警察将本子翻开,对着他瞥了一眼,挥
先放出结论,有些人说看书就困,归根结底是:  外界信息转化率偏低的情况下,人就会有放空、发呆乃至犯困的倾向。看书犯困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情境。  有人批评别人看不进书,是——  ·动机原因——你不带着求知欲去读,你困了。  ·微观环境原因——你这厢看书,你老妈那厢打麻将大呼小叫。  ·宏观环境原因——你全家都没爱看书的氛围,打小你就没培养起看书的好习惯,所以见字儿就着。  ·阅读习惯——你躺着看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