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全面培养和潜能开发。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学习乐器演奏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幼儿家长提高认识,明确学习的意义,减少盲从,并对家庭辅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乐器演奏 幼儿 综合素质 对策
说起学习音乐有益于儿童的智力提高,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赞成这个观点。但是,音乐究竟是如何帮助开发提高儿童的智力呢?我们先从音乐的性质说起。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音响随着演奏的结束而消失,并且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演奏会有不同的效果,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演奏也会有一些差别。演奏一首曲子就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乐曲所提示的节奏速度,完成作曲家在乐谱上所表达的情感,把无声的符号转换成有声的音响效果。这些规定性就要求演奏者要全面调动自己的脑、眼、手,使其高度协调一致,在意志力的作用下(既要投入感情又要有理智地控制),以技术(演奏技巧和水平)为依托来完成作品。因此,学习乐器演奏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全方位地开发、训练、提升心智水平的过程,其中不仅包括智力因素,还有一个人事业成功所必备的非智力因素的锻炼和培养。
一、学习乐器演奏,是一个全面开发智力的过程
音符不同于文字。文字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每个字都有其具体的含义,许多文字有组织的放在一起是有具体的含义的,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都是逐字逐句逐行地阅读。恐怕沒有人会用同时看四五行的办法来阅读,那样充其量是认出有些什么字在纸上,作者要说的是什么恐怕就不知道了。就是“一目十行”这样的词汇所描绘的也至多是说看书的速度很快,也不是同时看十行的意思,要想看明白,恐怕还是得一行一行地来。但是,读谱就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并且专业素养之一就是要能做到“一目十行”。音符不是语言文字,他没有具体的意义,读谱只是要求看谱的人能看一眼,就准确地确定音符在乐器上所对应的位置。从读谱到演奏,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要做出一系列快速复杂的反应。比如,演奏钢琴等键盘乐器时,一般是同时看两行谱,遇到双手九和弦的进行时就是十个音符,甚至更多;看谱之后,要迅速地反映到大脑中进行辨别,要识别出它的音名或唱名、在乐器上对应的位置、时值的长短、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大脑识别之后,双手迅速在键盘上把大脑所认识到的内容弹奏出来,有时候还要加上脚的动作如钢琴踏板。因此,老师们常常这样教导学生:演奏时要眼睛走在脑前头,脑子走在手前。眼、脑稍有犹豫或不协调,手上马上就会做出错误的动作,如弹错音、错拍子、左右手配合不好等。虽然说起来有先后顺序,但是做起来这一系列的快速反映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眼睛看谱的同时,手就在乐器上找到了诸多音符相对应的位置,眼、脑、手、脚高度协调配合。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大脑的反应速度,还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并且这种快速反应和身体的协调性一直持续到乐曲结束。因此,练习一首乐曲的过程也是眼、脑、手、脚快速反应,高度协调的锻炼过程。
人的心理主要可分为两大系统,第一,是“智能系统”,是与智力有关的各项心理和能力的综合,它们包括感知和观察、注意力、兴趣、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人的智力水平的体现。我们知道,学习演奏的过程首先就是培养幼儿的感知和观察、注意力以及兴趣。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离不开想象,这有利于提高想象力。乐曲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比如,和声的运用、曲式结构等,演奏前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乐曲进行分析,既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背谱是对完成一首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要求,这对幼儿记忆力的提高无疑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学习演奏对于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学习乐器演奏,可以全面提升其他非智力素质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受很多其它品质的影响。比如,谦虚好学、持之以恒、勇于竞争、不怕挫折等。人的第二大心理系统,是“情志性格系统”,即人的非智力心理品质,是人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系统,它包括情感和情绪、意志力、性格、动机。学习乐器演奏,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使将来事业成功所必备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音乐教育,《论语
[关键词]:乐器演奏 幼儿 综合素质 对策
说起学习音乐有益于儿童的智力提高,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赞成这个观点。但是,音乐究竟是如何帮助开发提高儿童的智力呢?我们先从音乐的性质说起。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音响随着演奏的结束而消失,并且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演奏会有不同的效果,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演奏也会有一些差别。演奏一首曲子就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乐曲所提示的节奏速度,完成作曲家在乐谱上所表达的情感,把无声的符号转换成有声的音响效果。这些规定性就要求演奏者要全面调动自己的脑、眼、手,使其高度协调一致,在意志力的作用下(既要投入感情又要有理智地控制),以技术(演奏技巧和水平)为依托来完成作品。因此,学习乐器演奏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全方位地开发、训练、提升心智水平的过程,其中不仅包括智力因素,还有一个人事业成功所必备的非智力因素的锻炼和培养。
一、学习乐器演奏,是一个全面开发智力的过程
音符不同于文字。文字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每个字都有其具体的含义,许多文字有组织的放在一起是有具体的含义的,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都是逐字逐句逐行地阅读。恐怕沒有人会用同时看四五行的办法来阅读,那样充其量是认出有些什么字在纸上,作者要说的是什么恐怕就不知道了。就是“一目十行”这样的词汇所描绘的也至多是说看书的速度很快,也不是同时看十行的意思,要想看明白,恐怕还是得一行一行地来。但是,读谱就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并且专业素养之一就是要能做到“一目十行”。音符不是语言文字,他没有具体的意义,读谱只是要求看谱的人能看一眼,就准确地确定音符在乐器上所对应的位置。从读谱到演奏,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要做出一系列快速复杂的反应。比如,演奏钢琴等键盘乐器时,一般是同时看两行谱,遇到双手九和弦的进行时就是十个音符,甚至更多;看谱之后,要迅速地反映到大脑中进行辨别,要识别出它的音名或唱名、在乐器上对应的位置、时值的长短、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大脑识别之后,双手迅速在键盘上把大脑所认识到的内容弹奏出来,有时候还要加上脚的动作如钢琴踏板。因此,老师们常常这样教导学生:演奏时要眼睛走在脑前头,脑子走在手前。眼、脑稍有犹豫或不协调,手上马上就会做出错误的动作,如弹错音、错拍子、左右手配合不好等。虽然说起来有先后顺序,但是做起来这一系列的快速反映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眼睛看谱的同时,手就在乐器上找到了诸多音符相对应的位置,眼、脑、手、脚高度协调配合。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大脑的反应速度,还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并且这种快速反应和身体的协调性一直持续到乐曲结束。因此,练习一首乐曲的过程也是眼、脑、手、脚快速反应,高度协调的锻炼过程。
人的心理主要可分为两大系统,第一,是“智能系统”,是与智力有关的各项心理和能力的综合,它们包括感知和观察、注意力、兴趣、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人的智力水平的体现。我们知道,学习演奏的过程首先就是培养幼儿的感知和观察、注意力以及兴趣。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离不开想象,这有利于提高想象力。乐曲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比如,和声的运用、曲式结构等,演奏前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乐曲进行分析,既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背谱是对完成一首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要求,这对幼儿记忆力的提高无疑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学习演奏对于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学习乐器演奏,可以全面提升其他非智力素质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受很多其它品质的影响。比如,谦虚好学、持之以恒、勇于竞争、不怕挫折等。人的第二大心理系统,是“情志性格系统”,即人的非智力心理品质,是人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系统,它包括情感和情绪、意志力、性格、动机。学习乐器演奏,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使将来事业成功所必备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音乐教育,《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