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451
一旦你决定好自己的职业,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必须要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尊重的关键。
——《季羡林传》
有很多美丽的光环围绕在“老师”这个称号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园丁”……对于我来说,“老师”这个称号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过师长的教导,这个师长有可能是技术岗位的指导、有可能是单位的领导、但更多的是学校里面老师的教育。包括我自己在内,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大学的导师。她的为人处事、思维方式、治学的严谨性、工作态度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我深深的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老师。
1.做一个敬业的老师很多时候作为辅导员我们感到无助和孤独,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回想一下,我们在年少的时候很想有一个比自己年长的,经历世事更多的人给我们以忠告。现在的我们就是学生们眼中的能给他们忠告,帮助他们学到知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的人。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始任课,作为一名辅导员,每次看到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到自己寻求帮助时期盼、认真又带点迷茫的眼神,就觉得自己所说的话对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判断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是需要很慎重的,就告诉自己一定要非常诚恳客观的来对待他们每一个人。所以,一个“敬业”的老师并不只是每天按时出勤、完成自己的工作量、学生没有出事就行。对学生在学习知识、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这才是一个“敬业”的老师。
虽然身为辅导员工作繁杂,但是我们始终要时刻谨记自己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还有很多学生需要我们把他们带出困惑的泥淖,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老师,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2.做一个有师德、情商高的老师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学习的革命》
有一个关于我最尊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师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大包小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来,年轻学子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年轻的学子就轻装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我相信,那个年轻学生通过这件事所受到的教育讲会影响他相当长的时间,他会把季老师的行为牢记在心,在他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把这种低调、遵守诺言、乐于助人的行为继续传播下去。
时代在改变,以前对学生的要求是做“四有青年”,现在新的提法“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相处,学会学习”,而这些要求对我们老师也十分适用。希望我们的学生学会竞争,学会优胜劣态的法则,这些固然可以造就一时的“成功”,但更应当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在逆境中进取。就是与人合作,与人为友,心胸宽广。情商在当今社会经常被提起,很多事实也证明情商在一个人能够更加幸福的生活起了一定的作用。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更加要注意,一个人要给别人以好的印象需要很长时间来建立,而破坏印象可能只需要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表情。一个有魅力的老师需要注重自己情商的休养,才能给学生形成好的榜样,除了专业知识的讲授以外传播一些这些方面的知识会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食指点将换成拇指表扬。听懂没换成我讲明白了吗?经常表扬帮集体干活的学生。等等一些小节表明“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3.做一个持续学习的老师
一个不愿意学习的人有很多理由:平时都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哪有时间学习”,“我的记忆力不好”,“我不会用电脑”……而作为一名老师,学习的理由就是更够更好的胜任教育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人,有什么理由来放弃对学习的追求呢?本以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讲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毕业以后符合企业要求可以顺利就业。但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网络、微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在更新知识,技术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今天看来是新的知识过不了多久就被取代。如果老师不能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失去魅力和威信。也会让教师在机械枯燥的教学中失去工作的信心和兴趣。学习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生亲近你,使你保持活力和魅力。讲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更加自如和美好,同时我们身为学生领路人的辅导员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让自己更加丰盈饱满,这样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师德师风”在当今社会被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除了传统的教师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外,还要求教师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终身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给学生积极乐观的影响,都可以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一旦你决定好自己的职业,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必须要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尊重的关键。
——《季羡林传》
有很多美丽的光环围绕在“老师”这个称号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园丁”……对于我来说,“老师”这个称号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过师长的教导,这个师长有可能是技术岗位的指导、有可能是单位的领导、但更多的是学校里面老师的教育。包括我自己在内,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大学的导师。她的为人处事、思维方式、治学的严谨性、工作态度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我深深的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老师。
1.做一个敬业的老师很多时候作为辅导员我们感到无助和孤独,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回想一下,我们在年少的时候很想有一个比自己年长的,经历世事更多的人给我们以忠告。现在的我们就是学生们眼中的能给他们忠告,帮助他们学到知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的人。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始任课,作为一名辅导员,每次看到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到自己寻求帮助时期盼、认真又带点迷茫的眼神,就觉得自己所说的话对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判断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是需要很慎重的,就告诉自己一定要非常诚恳客观的来对待他们每一个人。所以,一个“敬业”的老师并不只是每天按时出勤、完成自己的工作量、学生没有出事就行。对学生在学习知识、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这才是一个“敬业”的老师。
虽然身为辅导员工作繁杂,但是我们始终要时刻谨记自己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还有很多学生需要我们把他们带出困惑的泥淖,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老师,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2.做一个有师德、情商高的老师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学习的革命》
有一个关于我最尊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师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大包小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来,年轻学子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年轻的学子就轻装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我相信,那个年轻学生通过这件事所受到的教育讲会影响他相当长的时间,他会把季老师的行为牢记在心,在他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把这种低调、遵守诺言、乐于助人的行为继续传播下去。
时代在改变,以前对学生的要求是做“四有青年”,现在新的提法“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相处,学会学习”,而这些要求对我们老师也十分适用。希望我们的学生学会竞争,学会优胜劣态的法则,这些固然可以造就一时的“成功”,但更应当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在逆境中进取。就是与人合作,与人为友,心胸宽广。情商在当今社会经常被提起,很多事实也证明情商在一个人能够更加幸福的生活起了一定的作用。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更加要注意,一个人要给别人以好的印象需要很长时间来建立,而破坏印象可能只需要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表情。一个有魅力的老师需要注重自己情商的休养,才能给学生形成好的榜样,除了专业知识的讲授以外传播一些这些方面的知识会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食指点将换成拇指表扬。听懂没换成我讲明白了吗?经常表扬帮集体干活的学生。等等一些小节表明“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3.做一个持续学习的老师
一个不愿意学习的人有很多理由:平时都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哪有时间学习”,“我的记忆力不好”,“我不会用电脑”……而作为一名老师,学习的理由就是更够更好的胜任教育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人,有什么理由来放弃对学习的追求呢?本以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讲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毕业以后符合企业要求可以顺利就业。但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网络、微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在更新知识,技术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今天看来是新的知识过不了多久就被取代。如果老师不能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失去魅力和威信。也会让教师在机械枯燥的教学中失去工作的信心和兴趣。学习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生亲近你,使你保持活力和魅力。讲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更加自如和美好,同时我们身为学生领路人的辅导员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让自己更加丰盈饱满,这样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师德师风”在当今社会被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除了传统的教师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外,还要求教师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终身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给学生积极乐观的影响,都可以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