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学本真 回归本色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的美讲究它天然的朴实,毫不做作,毫不夸张。它舍弃了娇柔的造作,扭捏的势态,以最明了的方式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实实在在的轻松,如同沐浴春风化雨的情怀,美不胜收。而真正的简单,实则是不简单。这我是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对语文教学的感悟。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参加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比赛。在备赛的过程中,各位领导、专家的指点,一课《母爱》,十几次的试讲,一次又一次推翻重来。是艰难的,痛苦的,然而,正是在每一次痛苦的反思中得到提升,在每一次磨课中获得超越。当一切尘埃落定,真的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
  一、 改课: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禅语中的本意任何事物应该是它原本的样子,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可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总是担心学生这不懂那不懂,或是以老师的感悟为标准,企图使学生也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初次讲这课大概是两年前的一次全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此次参赛现场效果当时认为精彩极了。精彩之处主要有:一、在学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由画面,想象文字的阅读方法,以此为训练点,由扶到放,逐段学习。二是开课由名言激情导入结课又用名言结尾,首尾呼应。三是本课设计了理解的三个层面,先理解老牛对小牛伟大的母爱;在理解生活中的母爱:最后谈谈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爱自己的,学会感恩。
  这些感觉良好的地方恰恰是问题所在,所以在专家地指导下进行了修改:一是将“线性设计”改为“板块设计”。二是改“写什么”为“怎样写”。在修改时将开头和结尾的名言设计拿掉,直接由复习课文内容导入,不做花架子,自然真实。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让学生在品词析句,反复诵读中自然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二、洗课:洗尽浮华才是真
  一想到公开课,参赛课,教师们往往想的更多的是我这节课应该设计几个亮点,安排在那里?我也不例外,这样,这节课越教越”胖”,那些华而不实的,表演的成份充斥课堂,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洗课”,洗去浮华,洗出语文教学的本真来。第一次设计的是为了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完课文后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讲述三个极其感人的母爱故事,令人悲惨的画面、感人的情节,配上《江河水》那凄凉的音乐,使不少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潸然泪下。接着又有学生泣不成声地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把整节课推向高潮。乍一看,此处导语设计得很精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其实这正是最大的问题:1、学生的情感并不是完全来自文本,还是借助外界的手段和刺激。2、脱离文本的拓展是没有必要。因此将学文后的拓展删去,将说话环节改为由在文本基础上迁移的练笔填空。这样既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到文本中去感悟,体会,不拔高,不过分渲染又可以在揣摩词句、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鼓励学生个性体验和表达。其次,洗去“强加的情感”。原设计中重点段落中为了突出老牛挨打的凄惨场面,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运用了三次递进式语境引读“主人生气了,高高地举起皮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一下、两下、三下……”“主人更生气了,他再一次举起了鞭子,五下、六下、七下……”“恼羞成怒的主人此时仿佛已经失去了理智,鞭子像雨点般落在老牛的背上,十下、二十下、三十下……”学生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引导和暗示中,齐声接读,读出教师期待的整齐划一的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情感。这真的是每一个孩子真实的情感体验吗?朗读指导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而不是教师用层层递进、饱含激情的煽情语言和音乐渲染等外部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不是“用统一的语速、语调,把自己的感受转嫁给学生,统一学生对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同一段内容的不同解读,让学生‘异口同声’地读出教师满意的‘感情’来”,也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带着诸如“悲伤”“感激”“自豪”的感情来读。“悲伤”“感激”“自豪”,应该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应该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来表现。这样的体验或深或浅,或多或少,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是洗尽铅华后真实的课堂。
  三、磨课:不为彼岸只为海
  “磨”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反复试讲磨课的过程中,由于对教材的理解不断加深,教案已不再是一个个预设的环节,需要在头脑中不断的强化记忆,而是学生学习的状况:教师的关注点不再是这个问题问完了怎么导入,下个问题,而是学生的反馈。此时的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才是真正的亮点,此时的课堂才真正是异彩纷呈的。?如在讲课的过程中,刚开始总担心时间不够,生怕学生说错影响下面的环节,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不由自主地接话。或是不能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学生的口误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纠正引导。后几次讲课,因为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重点自然从“我该怎么教”转移到“学生该怎么学”上,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学生的身上,课堂上的亮点在并没有预设的情况下自然生成了。例如在汇报第三自然段时,有一位女同学说:“我认为牛的主人太残忍了,自己养的牛一点也不心疼,却狠狠的打。”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后,不急不忙地提醒学生再结合第一段想想:牛的主人问什么鞭打牛?是不心疼这家里可能最值钱的财产最忠厚的朋友了吗? 学生思索片刻,激动地说:“牛的主人并不是狠心,而是有爱心,因为他想到的是那些更多的需要水的乡亲们!”听到这,听课的评委和老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这样的课堂的精彩是留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而不是教师,是属于课堂真实的过程——生成而不是预设,是属于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果。
  尘世中,我们的成长和生活,一切都是简单的积累,生活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洁白的画布,任由我们在上面涂抹出简单的美。现实生活中,最美的事物不外乎那些简洁、自然、明快的,达.芬奇用一生来画一个鸡蛋,简单,就是没有累赘。在教学中,也同样,“简简单单教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是语文课堂应有的本色。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我们要有信心,耐心,更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去转化,感化每一个后进生。让他们和同龄孩子一样,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双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英语教学;后进生;兴趣;爱心    How time flies!转眼间,在教学岗位上已10多年了。回顾这些年的一线英语教学,体会,感受颇多。尤其是怎样转化英语学习上的后进生,一直是我,相信也是大多数英语教师常常面临的困惑。每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陷于一片声讨之中。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把学生教得没有了生气,成了应试的机器人,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没有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众多的报刊媒体在热切关注着,热心语文教改的人士在出谋划策,广大的语文教师也在努力探索。我认为,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不会阅读一般非专业性的报刊杂志中的文章,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彻底的失败。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对学生识记知识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较高,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充电”、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才能站稳和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此,我们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推动有意义的、目标明确的教学对话,要发展和完善有效提问技能,并逐步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转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  
众所周知,中国一度是诗词大国,从《诗经》、《楚辞》、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料。选入教材的那些精美的诗词更是一粒粒璀璨的明珠,浓缩着精华,闪耀着光芒。但是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却兴趣不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许多教师认为“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多读多背就行了;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
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培育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创新人才培育中的学科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挑战的高素质人才。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来看,大凡成功的合作都是“互动”的结果。课堂教学是特定条件下的社会交往活动,师生同样需要互动。  教师作为主导如何引领整个语文教学在互动中创新,达到培育学生的目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就告诉我们,智者善问巧问。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善问巧问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体会。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例如:在讲《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与最佳时间,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主要因素,已经成为新课改讨论的重要话题。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使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可以看出,有效课堂的达成与一定的教学策略是分不开的,因此,课堂教学采取什么策略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讨。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小学英语教学实
一、反馈与矫正的一般原则。  反馈是控制论的一种重要基本原理。它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然后把其作用的结果返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通过反馈,可以不断地矫正偏向和失误,逐步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般说来,反馈与矫正有如下几条原则。  (一)适时反馈,及时矫正  在教学视导过程中,发现有两种不正常现象:一种是备课。教师根据主观意识,提前几天或几个星期备课,个别的教师甚至将纸张发黄
【摘要】本文根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结合当今社会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要求,探讨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发展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英语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中,对于听说的要求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投入多,产出少,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