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就是说,教师要真正把学生的权力还给学生,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作风,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加强词句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小学生的阅读是从识字开始,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字、词,才会流畅的说话造句,才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逐步学会应用,因此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才能学会词语的运用。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尤为重要,它是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然而,词句训练不能离开文章,同一词语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意思大不一样。汉语的语境丰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比较,注重引导。例如:一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夜深了,老师窗前的灯还亮着。”一个“深”字,老师可以质疑: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思?对于小学生准确表达还有难度,于是,我就再拿两个句子比较:①这口井很深,大概有几十米。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我看不懂。这时学生就更觉得有难度,我就鼓励学生查字典后回答,他们积极勇跃地答出第一个“深”是指时间久,第二个“深”指深度,第三个“深”指深奥。这样学生不仅理解“深”字的不同含义,而且也体会到汉语语言的丰富性,逐步提高他们运用祖国的语言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老师往往低估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篇篇老师精讲细析,甚至学生能一看就懂的句子,老师也不放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这大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认为教师应针对课文内容,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因材施教。学生能理解的,教师应注重朗读,让学生在学中悟,在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如《海底世界》一文,语言生动形象,学生一读就懂,比老师一味地分析要好得多。当然对于有些课文内容,学生可能理解不准确,教师就应加以引导。如《我的长生果》一文,“长生果”是什么?乍看题目,学生就会想到许多不同答案,有的同学甚至说出:“像人形的果子,就是猪八戒吃的那种等等……”对于学生种种不同的理解,老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从课文中叫学生明白题目中的比喻意义,“长生果”是指“书”,然后与学生一起体验课文中的内容。总之,阅读教学的方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课文内容,看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讲的讲,该读的读,该练的练,该做的做,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当因材施教,重点放在那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不能篇篇文章平分秋色,学生听得冗繁,教师讲得累坏,学生的阅读水平反倒没啥起色。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紧密相连的,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至关重要。学生如果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有探索的动力,收获的喜悦。
  如教《中彩的那天》时,教师设疑:“父亲中彩了为什么表情很严肃,闷闷不乐呢?”学生用他们在课外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想到的一些中彩人的兴奋神情对比,就会发现这里面一定会有原因,这样就会激发他们思考,从而主动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全面理解课文的基本思想。可见,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课文的理解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能把阅读当成是一种享受,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平时应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如童话、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另外根据教学需要推荐相关的读物,如学习《赤壁之战》,可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卖火柴的女孩》,可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等等。这样不仅能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小学教师的重点,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在中国石油销售系筑省级公司中,2004半,辽宁销售公司的销售总量、零售总量、利润总额三项指标排名第一,人均销量、人均利润两项指标排名第二。 Among the provincial-level
我国教育方针指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方针中,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思想智慧的外在表现。数学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才能将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
本文简要地探讨了老子哲学的三个最主要的概念。"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但它也为人类指示着价值方向,即"自然",即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这是一种理想的秩
仅2005年1月份,中国石化河北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石油公司)客户服务中心“10109999”客户服务热线就为客户提供服务1435次,其中业务咨询767起,加油网点查询130起,客户投
期末考试结束了,为了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特地举行了一次学优生评选活动。九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阵阵掌声中陆续走上讲台,手棒“学优生”大红奖状。台下四十多双羡慕的眼光,更增添了他们的光彩和豪气。我大力表扬了这9名学生的优点和骄人的成绩,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争创优秀学生,整整一堂课就在激励与赞美声中度过了。当九名同学走下讲台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同学张青(化名)竟然直接走向垃圾桶,将“学优生”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教师教授多,学生思考少;教师演示多,学生动手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研究探讨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大课堂形式多,个人小组学习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不适合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那么,怎样才能算
内容简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但在学习中时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笔者分析学生产生这种错位情感价值观的原因,并提出了部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错位 情感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以包含作者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引导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
内容摘要: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重要纽带,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让教师与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有关学生的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家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要从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