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至的境界

来源 :汽车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粹、简洁的风格、强烈的线条感、充满年轻化的设计元素、让人满意的舒适性能——斯柯达全新速派是一位面面俱到、心思缜密的商务人士,它的出现让德国传统豪华品牌奔驰倍感焦虑……
  亲爱的三叉星拥趸们,在阅读这篇文章前我希望你们做好心理准备。有些奔驰死忠或许看到照片就会质疑地问:“AUTO BILD的编辑太不专业了,斯柯达全新速派和深受德国商务人士喜爱的奔驰E级具有可比性吗?”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单凭品牌或者价格因素来评价一款车显然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1991年4月,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了来自东欧的斯柯达品牌。在这之后推出了第一款小型车Favorit,这个充满浓郁社会主义风情的家伙深得欧洲民众的喜爱。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国豪华品牌奔驰的技术达到了巅峰,S级旗舰车型(W140)的问世成为了各界讨论的焦点。记得那个时候,每晚八点的电视新闻上经常会出现关于S级的相关报道。
  就像古话说的:“河流流经之处会孕育文明和知识。”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伏尔瓦河畔的斯柯达和内卡河畔的奔驰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现在,斯柯达品牌已经推出了6款不同的车型,每年全球销量超过100万辆。
  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主力消费人群日趋年轻化,奔驰不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为了赢得年轻一代的喜爱,奔驰设计师高举运动、时尚的旗帜,曾经棱角分明的车辆造型变得更加圆润。从设计角度来讲,斯柯达和奔驰品牌的策略不尽相同——获得年轻一代的芳心。客观来说,以现在斯柯达的实力还很难撼动三叉星的市场地位。最近,斯柯达推出了全新一代速派车型。为了检验一下它的品质和实力,编辑部决定让它与奔驰E级进行一次直面交锋。在豪华中级轿车市场,奔驰E级深受商务人士的喜爱。通过这次较量能为你解答两个问题:“我们把奔驰E级当做一个标尺,全新速派与它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除了诱人的价格外,全新速派还具有哪些性格特点?”奔驰E级和斯柯达速派
  无论是奔驰E级还是斯柯达全新速派(7月13日在德国正式销售)三厢版轿车的主要消费人群瞄准公司用车和政府机关。欧洲私人消费者或者家庭消费者更青睐于旅行车。2015年秋天的时候,斯柯达会推出全新速尊旅行车。这次,我们先为你带来这两款三厢版轿车的对比测试。奔驰E级和全新速派的车身尺寸非常接近。第一眼看过去,它们两位给人的感觉都非常时尚、优雅。斯柯达速派车型的换代工作非常成功,它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蜕变。上一代速派车型的外观造型有点平庸,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亮点。而全新速派的外观线条硬朗,黑色前进气格栅搭配锐利的前大灯透露出一丝狠劲。现款奔驰E级在设计方面也经历了一番周折。2013年,奔驰对E级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款工作。据报道,这次改款花费了奔驰大约十亿欧元。除了长相要吸引人外,内饰的设计和豪华配置所表现的内在价值在商务人士的心里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这方面,全新速派和E级的处理得非常用心。你可以设想一下,每位驾驶者平均每年驾驶里程数大约为1.5万到2万公里。你需要在车内度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在高速公路、国道、城市内道路,车内丰富的豪华配置和舒适的驾乘感受会减轻驾驶疲劳。动态驾驶感觉
  斯柯达全新速派采用了大众汽车集团的加长轴距平台,轴距加长了80毫米。延展性很高的平台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内部空间感和装载能力,还能够带给驾驶者更加舒适的驾驶感觉和乘坐感受。全新速派配备有DCC自适应底盘悬挂系统(选装配置,售价910欧元)。这个配置绝对物有所值,面对小面积颠簸路况时,自适应底盘悬挂系统非常机敏,它不会让任何的颠簸感传递给驾驶者,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测试编辑的赞许。遇到小面积复杂路况时,DCC自适应底盘悬挂系统的表现比奔驰E级配备的空气悬挂(选装配置,售价2023欧元)更加称职。
  但如果坑洼道路距离较长,全新速派的底盘表现得“过于柔软”。坐在后排就像坐在一艘轮船上,晃来晃去的感觉可能会让部分乘客感觉不适。好在斯柯达的工程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车辆正式上市销售前,他们会对全新速派的底盘系统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校工作,力求达到最佳的驾乘舒适效果。而奔驰E级在长距离坑洼路况前表现得很沉稳,底盘的调校非常到位。三叉星的工程师非常了解驾驶者的喜好,精湛的技术保证了车辆的舒适性。
  在动力性能方面,全新速派搭载一台2.0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它的运行非常稳定,动力响应及时,噪音和震动大幅降低。双离合变速箱的传动效率很高。而E级搭载的2.0升柴油发动机有点像一位脾气有点暴躁的年轻人,运转噪音较大。当处于高挡位时,9挡自动变速箱略有顿挫感。市场售价
  仅就今天这两款试驾车而言,全新速派的售价比奔驰E级低15000欧元左右。当然,这点并没有什么可大惊\怪的。三叉星的中坚力量在这次较量中并没有获得“最多的星星”。它的光芒似乎有点暗淡。在很多对比选项中,全新速派的得分都高于奔驰E级。这点是不是让三叉星车迷感到非常意外?
其他文献
8月2日,2015“嘉实多杯”FIA F4中国锦标赛北京站(8月)的两回合比赛在金港国际赛车场举行,结果凯飞车队胡里欧再次包揽两冠,已经四连冠的他只能用无敌来形容。在2015“吉利帝豪杯”市民汽车挑战赛方面,周峰、杨小伟分获学员组、专业组冠军,分组比赛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  与7月份的比赛相同,精彩的开幕式表演,车王柳实幽默风趣的讲解成为了赛事的亮点之一。北京车迷金港狂欢第二季,精彩不打折
期刊
“M项目”  “不务正业”的Shell壳牌  当国内SUV高歌猛进的时候,欧洲制造商却将目光瞄准了城市通勤车。设计大师戈登-穆雷先生带来了一款超级节能环保的城市微型车。而这个设计理念他已经踌躇了6年的时间  你肯定听说过Shel壳牌公司,这位石油大亨找到了英国设计师戈登穆雷先生合作研发了款城市微型车,项目的名称叫做“Project M”。这款车将于今年11月正式亮相。它采用了轻量化的材料,车身非常
期刊
部分家庭饱受限购政策的制约,而另一部分家庭却在考虑为家里添置第二辆车——空间宽敞、熟食性出色的MPV成为了他们购置清单中的一个选项。韩国起亚正是看中了这点,继索兰托L后引入了全新嘉华车型。  部分想买车的人被国家的限购政策困住了手脚,而另一部分人在考虑为自己的家庭添置第二辆车。摆在后者面前有两种选择,7座SUV或者MPV。起亚正是看中了消费者的这个购买需求,在推出索兰托L之后又把全新嘉华直接带入了
期刊
极光是路虎品牌最走量的车型,2011年上市至今在全球卖出了39万辆,在中国他也有8.9万名用户,而今他实现了国产,如果把名字写全是:奇瑞捷豹路虎(品牌)揽胜极光(车型)。先别纠结名字的长短,其实我们最想知道的是加了奇瑞两个字的路虎还是不是路虎:他的工艺质量和性能行不行?(观看试驾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要考察产品质量,首先要了解一下生产他的工厂。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在2012年11月奠基,2014年
期刊
排位30  大众甲壳虫  永远的记忆  Ultima Edicion代表的是最后的一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一辆最地道的甲壳虫,因为它的车身是铸铁结构的。但它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虫子的绝唱。在特定的时间点,最后一辆甲壳虫驶离生产线,大家的心情有点悲伤。上点岁数的人在年轻人面前回忆与甲壳虫共度的美好时光。方向盘的尺寸很大,换挡杆就像一根魔杖。夏天,驾驶者需要打开三角窗,保持车内的空气流通。暖风
期刊
“疯了吧,这简直就是在用生命挣钱。”在—个直径12到15米的圆柱形桶状场地里,一群热血的印度年轻人居然驾驶汽车和摩托车在上面进行表演。追求刺激,为了出名,还是迫于生计?  在街边,一个朝气蓬勃的印度小伙大声地喊了句:“Maubka kuan。”两位印度女孩走到小伙的旁边,掏出100卢卡买了两张票。与其说这是票,我更愿意将它称为“一张破纸。”买好票,两位姑娘顺着梯子爬上了一个类似圆筒状的建筑物,在这
期刊
众所周知,下—代BMW1系将采用前置前驱的布局,对于我们这些“性能控”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利好消息。这次小改款,有可能是你最后享受到后驱BMW1系的机会  由于现在新BMW1系在国内并未上市,所以,行驶在北京的街道上回头率实在比想象中要高很多。显然,在国内大家对于新BMW1系更多的是抱有一丝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而宝马对于新BMW 1系的新闻封锁也是极其看重,以至于在红绿灯路口时,身边的—辆崭新未上牌
期刊
年轻消费者肯定两个都想要,但长相和身材有时候真挺难抉择的,如果只能选择其中—个,您是如何考虑的呢?  我其实更看中的是长相,但也绝对不是颜控,如果说外貌协会或许还比较合适。身材当然很重要,只是它毕竟是属于第二眼范畴。这么说,应该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Ⅱ巴?  很佩服韩国人在形象上的改变,以前一直认为他们是那种青筋暴露,脸上线条勾勒明显,有点像高仓健般冷酷的长相。但你发现没有,他们不知不觉中都变成暖男,
期刊
捷豹品牌一直有两条平行发展的产品路线,一是运动路线,诞生了XK120、D-TYPE、E-TYPE,直到现在的F-TYPE;另一条是精致豪华路线,诞生了Mark lI、XJS,直到现在的XJL;实际上,捷豹一直想有一款产品,把两条路平行路线相交起来,做一款既运动,又精致豪华的B级别车,现在他们似乎拥有了这个款产品:XE  这是捷豹XE全球第一次媒体试驾,试驾地点在西班牙纳瓦拉大区,那里基本没什么航班
期刊
本刊与华晨宝马之诺联合主办的“电动分享会”近日来到上海,50多名本刊的热心读者和爱好环保人士齐聚之诺上海品牌展厅,共同探讨电动出行的必要性  5月16日下午两点,上海仙乐斯广场之诺品牌展厅内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动分享会”。本刊的读者对“电动分享会”早就不陌生了,之前本刊就与华晨宝马之诺联手主力过两场分享会。不过,之前的两场都是在北京举行,为了让更多朋友与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亲密接触,这—次,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