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说,相比小学他们所学的学科逐渐增多,课业压力变大,因此布置有效的数学作业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加之教师对作业的有效批改和学生的问题反馈,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鍵词:数学作业;布置;批改
   在日常教学中,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学生的作业,在批改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反馈和沟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做作业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复习课堂所讲,加深印象;批改作业是由教师来做的,教师能在学生的作业中得到学生掌握知识深浅的信息,并及时给予反馈。而面对课业负担重的初中生,怎样布置数学作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对于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怎样批改作业才能充分发挥作业的有效性呢?
   一、给初中数学教师的建议
   (一)布置作业
   1.注重作业的“质”和“量”
   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注意所布置作业的“质”,所布置的作业内容应该结合课堂所学进行精心筛选,兼顾数学学科的特点,布置具有典型性的数学题,能系统、全面地反映同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其次要把控好作业的“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布置作业的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的作业练习,浪费学生的课业时间。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多方考察、搜集资源,尽量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典型性的作业题,使学生在做一题的同时掌握解多题的技巧。
   2.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作业内容还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把作业的形式丰富起来。题目新颖,内容丰富的课后作业,总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花费些时间投入进去,并认真地完成。除了书面作业之外,还可以布置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生活作业、数学科学作业、数学信息作业等,以丰富作业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3.注意作业的分层、分类,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里首先可以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进行分组,然后把作业按照简单、较难、特难三个层次进行分类,让每个组中的学生自行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作业,作业不讲究量大,主要是有针对性。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体会到不同层次的作业的意义,充分发挥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二)批改作业
   1.灵活作业批改方式
   对于简单的课堂口头作业,可以在课堂上随堂批改,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这样既节省学生的作业时间,又能趁热打铁地巩固所学知识。对于课后预留的作业可以采用小组成员互相批改的方式进行。例如,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小组长,上课之前教师公布作业答案,小组之间的四个人相互批改,然后把错题情况向老师或者小组长汇报。在批改的过程中,批改的同学对被批改同学出现的错误,会多加注意,加深印象,以后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2.合理的作业批改次序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批改的顺序,尽量先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关注他们的进步情况,然后批改中等生的作业,最后再批改优等生的作业,作业的下发尽量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学困生在订正作业时的抄袭现象,同时也能减轻教师大量批改作业的厌倦情绪,有利于最优的反馈总结。
   3.高效的作业讲评
   在进行作业订正讲评时,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把学生做的错题过程板演到黑板上,以举手喊名字的方式让会的同学在黑板上改正,教师做好补充说明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印象,还可以节省课堂上大量讲题的时间。
   二、给学生的建议
   首先,回忆所讲知识,熟练概念、例题。建议做数学作业时,先把所讲课时复习一遍,回忆所讲的知识点,把基本概念、例题再重复看一遍,对课堂所讲有了大概思路后再着手做作业,这样在做作业时不至于忘记概念的意思或者例题的解题过程。如果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课堂上问题不熟悉再返回去翻阅教材,那会浪费更多的课业时间。
   其次,找出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在做作业时,就和在考场上考试一样,先做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做复杂的问题。在做的过程中,找出重点和难点部分,并做好标记。因为重难点往往是学生容易忘记的部分,做好标记,可以在复习的时候有侧重点。
   最后,高效作业,做好计时。初中生的课业负担较大,课后作业需要做好几门,因此学生要做好计划,什么时间做哪个学科的作业,按时按量完成,以期达到高效作业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内容丰富,涉及小学的各个方面,它对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应用数学问题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数学应用题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和不足。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情境由生
摘 要:通常来说,复习课主要由基础型、专项型和综合型等组成,不同类型的复习课有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并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努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复习质量。首先分析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基本类型,其次阐述初中物理复习课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基本类型;实施举措   一、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基本类型   初中物理复习课主要包括三个类型
摘 要: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部编本”教材的编排体系,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作了很好的顶层设计,落实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部编本文言文教学为例,试图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部编本;核心素养;文言文;诵读;文道   新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核心素养
摘 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而优化数学教学环节、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数学教学实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意识的关键,所以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要学会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拓展应用。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数学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教
摘 要: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需要在探索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怎样做人。为此,教学要为学生创设适合学习的情境,并追求“一例到底”进行深入探究,将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独立地、探索性地获取知识。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现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教学的效果,教师应结合教学进行改善。通过对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特点的阐述,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优化措施,给数学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提供帮助,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深度学习;优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结合单元教学实践,挖掘单元文章的内涵,例析在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式,在单元教学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单元教学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坚持绿色低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我国对构建绿色世界美好家
摘 要:思维定式是人们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这种心理现象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它具有正负两面的作用,课堂上要因势利导,建立、发展积极的思维定式,突破消极的思维定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素质、数学思想不断发展。   关键词:思维定式;课堂;运用   思维定式这种由先前的活动、知识经验、思维习惯构成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这种心理现象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普
摘 要:英语的教学离不开语言环境,只有在创设的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利用英语知识、内化英语知识、最后学好英语。这种课程的特殊属性也决定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路径。基于此,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性、多样化、语言性的交流环境,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英语实践学习,提升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境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小学生而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课例,融合“具身学习”的相关理论,阐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从中探索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具身学习;思维能力;英语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科学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校十三五课题“儿童具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