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营造“全阅读”生态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位一体”是把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对象进行统筹与整合;“全阅读”生态是指通过开展全学科阅读、全空间阅读、全主体阅读,整体营造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促使阅读真发生。
  1.全学科阅读,打破学科边界
  全学科阅读包括教材整合阅读、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整合阅读。教材整合阅读是围绕教学目标和主题,通过运用设定目标、联系、预测、提问、想象、图示、批注、总结摘要、讨论、交流、汇报等阅读策略,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好每节阅读课的核心议题和问题链,培养学生检索提取、分析推理、整合解释、反思评价、创意运用的阅读能力,促进思维进阶。整本书阅读是通过运用预测和想象、阅读链和提问、联系和设定目标、多角度思考和交流表达等阅读策略,采用导读课、问题链小组阅读课、多本书整合阅读课、创意阅读交流课、师生论谈课等课型,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深入。跨学科整合阅读是在调动多学科参与的前提下开展的整本书阅读和主题阅读。这种阅读给了学生无界阅读新体验,拓宽学生认知空间,促进思维迁移。
  2.全空间阅读,构架学生阅读场
  全空间阅读是把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或读书分享,或展示思考过程,或发布探究成果。它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以生为本”,还原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帮助他们构建阅读场,让阅读随时、随地、随心,自然而然发生。
  一是开辟全方位阅读空间。比如,学校图书馆可开设“中午阅读课程”“课余兴趣阅读课程”;校园可开设“阅读长廊”“阅读大厅”和“墙壁课程”;班级可开辟“阅读角”等,学生课余饭后,或一书一笔自主读书,或三五成群结伴而读。
  二是充分利用社区阅读空间。学校可积极同周边社会机构建立联系与合作,让数学、英语和语文阅读课走进专业图书馆。这种身临其境的读书给了学生真实体验,而书院式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尽情绽放思维之花。
  三是打造家庭阅读空间。家庭阅读空间的打造以温馨、安静为原则,家长可在孩子的房间设置带有书架的阅读角,方便拿取;可在家庭互动区域设置阅读空间,方便读书交流等。通过营造家庭阅读空间,让孩子举目看到图书,伸手拿到图书,心中装着图书,在书香氛围中去设问思考、品鉴回味。
  3.全主体阅读,打造阅读共同体
  师生共读。不仅语文教师要和学生共读,其他学科教师也要和学生共读。比如,体育教师可带着学生阅读“体育书籍”,用“運动实践”验证“体育阅读”的科学性,进而掌握科学的“运动技艺”。
  家长孩子共读。家长是指导孩子阅读的重要他人。学校可通过家长教师协会中的“读书协会”推动家庭阅读工作的开展。要让家庭共读成为一种常态,变成一种亲子生活方式。
  编辑 _ 张晓震
其他文献
我认为,好的教育离不开讲故事,校长和教师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和收集者。教师要用细腻的目光,融入学生的世界,用心发现发生在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故事。  故事一:教育,就在那个记住学生们名字的操场上  有一天,我走在学校的操场上,迎面来了一位学生。我用眼神和微笑跟她打招呼,想着她也像其他学生一样,给我敬个队礼。  出乎意料的是,她突然停在我面前,就像要挡住我的去路一样,但是脸上又充满
期刊
生涯发展指导力是教师承担学生发展指导的相关素养和胜任力,是现阶段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教育能力之一.rn教师生涯发展指导能力对于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与推进,对于学生全
期刊
学校语文教学团队通过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度参与,在课外积极链接生活,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首先,通过一个课题,撬动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依托“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好伙伴课堂’构建的行动研究”,将课堂聚焦于“好伙伴课堂”的建设上。所谓好伙伴课堂,强调课堂中的民主,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思辨氛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期刊
学校以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突破口,形成了课内得法、课外运用、内外贯通的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根植课堂,授之以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根在课堂。只有通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体会文章的写法,才能为学生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设计预学单,助力学生主动思考。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难点与盲点,在设计预学单时,我们侧重语用训练和文体特点。在预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们重点关注课后习题的思
期刊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是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从学情出发,在班级建设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1.打造温暖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和谐、友善  班集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营造友善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班
期刊
他,动不动就和同学发生矛盾,肆无忌惮地大哭大闹,一言不合就跑出教室……他是我们班的小徐。这一幕也是接班伊始频繁出现的场面。可能老师们也发现了,不会管理情绪的学生呈增多趋势,这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没有合理的措施去管理和约束,会带来恶性循环——集体的排斥会加速个体的不良行为;而巧用集体的力量去教育个体,可以让个体在集体中找到认同感,更好地融合,集体也更具凝聚力。  1.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建立安全
期刊
学校继承五一小学总校“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结合分校特点,从国家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三个维度进行语文学科的课程建设与课堂实践,打造幸福语文課程特色。  国家课程:注重教与学方式的课堂变革,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基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及各学段的特点,我们在低年级开展“识字 ”的课堂研究,采取“识字 朗读,识字 阅读,识字 积累,识字 表演”等形式,凸显低
期刊
- 编者按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中国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的高质量,根本在于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而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关键在于教的艺术。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推出基础教育各学科具有代表性的教研成果,为广大一线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供助力。本期,我们邀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康杰老师等,分享他们在数学学科试卷讲评课方面的探索。  考试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
期刊
音乐教育是美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优美的艺术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游戏化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实施的难度在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透过歌曲或乐曲的表面,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要为初中生量身定制一套适合他们年龄以及教学目标的游戏。  1.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  音乐教学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每个游戏的设置一定要与课程内容相关,通过游戏实现师生间或学生间的彼此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通过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