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my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美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优美的艺术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游戏化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实施的难度在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透过歌曲或乐曲的表面,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要为初中生量身定制一套适合他们年龄以及教学目标的游戏。
  1.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
  音乐教学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每个游戏的设置一定要与课程内容相关,通过游戏实现师生间或学生间的彼此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通过听力游戏使音乐更具画面感。
  教学目标如果是让学生感知音乐情绪,就要把重点放在欣赏音乐作品上,方式应以聆听为主。如在八年级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中,由于整部曲子长达13分钟,而整节课只有40分钟,因此,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片段播放。再如,《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形象生动,教师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把音乐呈现在学生眼前。在音乐课堂实践中,我们在乐曲中间部分设置了一个“寻找小标题”的游戏,通过三段形象的音乐,让学生分别找到每段的小标题——“乡村婚礼”“水仙女舞蹈”“河水穿过峡谷险滩”,并用线连接起来。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游戏环节,学生的眼前很容易呈现出画面,音符也就转换成了美丽的图画,更加鲜明生动。
  二是通过创编游戏体会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学要求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乐曲进行一些简单的创编。以八年级下册《樱花》音乐教学为例,该单元围绕世界音乐,介绍了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其中,日本“哀婉美”的音乐风格更具特点。在课堂上,我们讲到日本音乐的风格及其成因,在于运用了日本特殊的音阶——都节音阶。在都节音阶中,只用到了“3 4 6 7 1”这五个音。在进行都节音阶的感受与学习后,我们在课堂上留出10分钟,让学生分组用都节音阶创编一段四小节的旋律,并通过钢琴进行展示。在创编过程中,学生不仅对都节音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感受到了世界音乐不同的魅力。
  三是通过舞蹈等相关学科辅助音乐学习。
  音乐和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音乐教师,也要适当掌握一些舞蹈基础知识。如在七年级下册《青春舞曲》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体会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再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舞剧之魂”中,《红色娘子军》《天鹅湖》《葛蓓莉亚》都是芭蕾舞剧作品,因此,在学习前,教师可通过几个简单的芭蕾舞手位与脚位的学习,帮助学生感受芭蕾舞的特点,使其在学习舞剧音乐时更加顺利。
  2.设置提高音乐基础知识储备的游戏
  尽管很多学生从小就学习各种乐器,但到了初中阶段后,由于重视程度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很大。为了让今后的教学更加顺利,教师在上课之余也可以安排一些能够提高音乐基础知识储备的游戏。
  一是五线谱识谱游戏。
  五线谱教学是大势所趋,掌握了五线谱的学生,在音高的概念上会比只认识简谱的学生更加明确,也更能够注意到音乐中的起伏规律。但是,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五线谱并不那么易学,所以,首先需要进行五线谱识谱的练习。识谱就像识字一样,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们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中,都有计划、有意识地教学生认识1到2个音符,并在认识音符后让学生自编一些简单的视唱曲以巩固所学。这样,一个学期后,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五线谱的规律并能视唱简单的旋律。
  二是节奏击打与唱读游戏。
  节奏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在识谱的基础上加上正确的节奏,才能够形成有韵律的优美音乐。而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常见的“中国队,加油”的呐喊节奏,其实就是一个前16后8加两個8分音符的节奏;“小兔子,乖乖”是前8后16加两个8分音符的节奏,等等。这样的方式,把复杂的节奏简单化,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接受节奏的概念,便于理解。在学生理解了基本的节奏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节奏击打与唱读练习,就可以把五线谱和节奏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旋律练习视唱。
  三是乐器识别与音色听辨趣味练习。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不论是管弦乐队作品还是民族音乐作品,都会涉及很多不同的乐器。常见的如小提琴、钢琴等,大部分学生可以辨别其种类与音色,但也有一些容易混淆,如木管类乐器中的双簧管、单簧管就不容易区分,更不用说不常见的外国民族乐器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一些容易混淆和不常见的乐器,以名称、图片、音色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连线游戏,把相对应的乐器名称、图片、音色连接起来。这种趣味练习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让学生高效且轻松地记住相关音乐知识。
  寓教于乐的概念出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意》,今天,寓教于乐依旧是我们在教育中追求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娱乐的方式辅助知识的学习,而不是纯娱乐。因此,在课堂中如何把握娱乐的尺度非常重要。总体来说,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如果能够利用游戏化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水平,对青春期的学生也能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科技司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之“学习科学与游戏化学习实践共同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刊中刊图片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及相关学校提供)
  刊中刊编辑 _ 王雪莉
其他文献
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各年龄段之间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儿童的尊重,首先应该是对其年龄特征的充分理解。幼儿园工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以说“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区域游戏以及主题活动课程建设过程中,游戏化是一条贯彻始终的主线。儿童需要丰富的游戏机会,在游戏中,他们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来建构知识。游戏化教学内容的核心应该是为孩子提供激发好奇心和建构自我成长的机会。在以
期刊
我认为,好的教育离不开讲故事,校长和教师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和收集者。教师要用细腻的目光,融入学生的世界,用心发现发生在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故事。  故事一:教育,就在那个记住学生们名字的操场上  有一天,我走在学校的操场上,迎面来了一位学生。我用眼神和微笑跟她打招呼,想着她也像其他学生一样,给我敬个队礼。  出乎意料的是,她突然停在我面前,就像要挡住我的去路一样,但是脸上又充满
期刊
生涯发展指导力是教师承担学生发展指导的相关素养和胜任力,是现阶段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教育能力之一.rn教师生涯发展指导能力对于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与推进,对于学生全
期刊
学校语文教学团队通过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度参与,在课外积极链接生活,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首先,通过一个课题,撬动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依托“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好伙伴课堂’构建的行动研究”,将课堂聚焦于“好伙伴课堂”的建设上。所谓好伙伴课堂,强调课堂中的民主,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思辨氛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期刊
学校以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突破口,形成了课内得法、课外运用、内外贯通的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根植课堂,授之以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根在课堂。只有通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体会文章的写法,才能为学生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设计预学单,助力学生主动思考。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难点与盲点,在设计预学单时,我们侧重语用训练和文体特点。在预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们重点关注课后习题的思
期刊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是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从学情出发,在班级建设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1.打造温暖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和谐、友善  班集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营造友善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班
期刊
他,动不动就和同学发生矛盾,肆无忌惮地大哭大闹,一言不合就跑出教室……他是我们班的小徐。这一幕也是接班伊始频繁出现的场面。可能老师们也发现了,不会管理情绪的学生呈增多趋势,这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没有合理的措施去管理和约束,会带来恶性循环——集体的排斥会加速个体的不良行为;而巧用集体的力量去教育个体,可以让个体在集体中找到认同感,更好地融合,集体也更具凝聚力。  1.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建立安全
期刊
学校继承五一小学总校“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结合分校特点,从国家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三个维度进行语文学科的课程建设与课堂实践,打造幸福语文課程特色。  国家课程:注重教与学方式的课堂变革,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基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及各学段的特点,我们在低年级开展“识字 ”的课堂研究,采取“识字 朗读,识字 阅读,识字 积累,识字 表演”等形式,凸显低
期刊
- 编者按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中国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的高质量,根本在于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而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关键在于教的艺术。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推出基础教育各学科具有代表性的教研成果,为广大一线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供助力。本期,我们邀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康杰老师等,分享他们在数学学科试卷讲评课方面的探索。  考试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