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对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门课是很重要的,但由于其在中职学生一年级开设,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选择好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这门课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制图课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由教学原则指导,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它既有教师教的行为,又有学生学的行为,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大部分教学行为都是外显的,但也有一些是内隐的。采用教学方法的直接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准备,维持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呈现教材,强化和调节学生的行为,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下面将我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 情境教学法
(1)通过提问和讨论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理论性和动手应用性都很强。因此,使用情境教学方法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所掌握的程度,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些启迪思维的问题,问题要“半生不熟”、“高而可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老师给出某个机件后提问: 为了表达机件上的内部结构,在哪个视图上剖切更合理?这个问题提出后,立即引起了争论,有的说在左视图中剖切,有的说在主视图中剖切。经过激烈的讨论分析,最后总结两种剖法的各自特点,从而得出最佳的表达方案,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用处。
(2)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机械制图课所表达的物是具体、直观的,具体直观的实物总是比抽象的易于理解。因此,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之中留下深刻印象,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点的投影特性”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到很吃力。特别是对点的距离比较,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用长方体模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几个顶点,然后再将这几个顶点投影,进行比较。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 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是制图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直观性原则采取的直观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制图教学中一般常采用模象直观与语言直观,这两种效果比较好。
(1)模象直观的运用。
模象是指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不是实际事物本身,如模型、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形象等。当教学中采用这些模象作为直观对象时,这种直观类型就叫做模象直观,在制图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模型有模型、挂图、幻灯片和投影片等。如在讲解组合体读图时,首先根据视图的特征分解形体,利用“三等”关系对投影确定性状,然后综合起来想象整体的空间形状,之后给出该形体的轴测图,让学生对自己想象的形体和直观模象进行比较,以此使组合体读图达到较好的效果。
(2)语言直观的运用。
语言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言语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思维、记忆和想象而进行的。在制图教学中,教师如果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形象地描述,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观作用,有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来引进概念,也能收到良好的领会效果。比如讲授“投影”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利用物体在太阳光或灯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出现该物体的影子这个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现象导出,从而使学生对“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语言直观主要依靠想象和表象而起作用,在制图教学中运用语言直观最好同模象直观配合起来,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总之,以上是本人在《机械制图》课中用到的二种方法,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组织教学,要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各式各样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华生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海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制图课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由教学原则指导,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它既有教师教的行为,又有学生学的行为,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大部分教学行为都是外显的,但也有一些是内隐的。采用教学方法的直接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准备,维持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呈现教材,强化和调节学生的行为,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下面将我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 情境教学法
(1)通过提问和讨论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理论性和动手应用性都很强。因此,使用情境教学方法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所掌握的程度,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些启迪思维的问题,问题要“半生不熟”、“高而可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老师给出某个机件后提问: 为了表达机件上的内部结构,在哪个视图上剖切更合理?这个问题提出后,立即引起了争论,有的说在左视图中剖切,有的说在主视图中剖切。经过激烈的讨论分析,最后总结两种剖法的各自特点,从而得出最佳的表达方案,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用处。
(2)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机械制图课所表达的物是具体、直观的,具体直观的实物总是比抽象的易于理解。因此,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之中留下深刻印象,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点的投影特性”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到很吃力。特别是对点的距离比较,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用长方体模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几个顶点,然后再将这几个顶点投影,进行比较。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 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是制图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直观性原则采取的直观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制图教学中一般常采用模象直观与语言直观,这两种效果比较好。
(1)模象直观的运用。
模象是指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不是实际事物本身,如模型、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形象等。当教学中采用这些模象作为直观对象时,这种直观类型就叫做模象直观,在制图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模型有模型、挂图、幻灯片和投影片等。如在讲解组合体读图时,首先根据视图的特征分解形体,利用“三等”关系对投影确定性状,然后综合起来想象整体的空间形状,之后给出该形体的轴测图,让学生对自己想象的形体和直观模象进行比较,以此使组合体读图达到较好的效果。
(2)语言直观的运用。
语言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言语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思维、记忆和想象而进行的。在制图教学中,教师如果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形象地描述,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观作用,有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来引进概念,也能收到良好的领会效果。比如讲授“投影”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利用物体在太阳光或灯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出现该物体的影子这个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现象导出,从而使学生对“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语言直观主要依靠想象和表象而起作用,在制图教学中运用语言直观最好同模象直观配合起来,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总之,以上是本人在《机械制图》课中用到的二种方法,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组织教学,要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各式各样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华生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海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