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乃强:复原故宫藏扇,让缂丝有了“生活范”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就读于苏州大学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的郝乃强,由于专业所需的手工能力突出,被推荐到一家缂丝工坊系统地学习非遗缂丝技艺。郝乃强自幼喜读《红楼梦》,尤其对曹雪芹笔下人物的衣着极为上心。《红楼梦》五十一回,王熙凤送给花袭人一件石青八團缂丝褂子。这段描写令他产生了好奇,但终究没法想象出石青八团缂丝褂子究竟是什么模样。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缂丝工坊与缂丝的“亲密”接触圆了他少年时的梦,就此迷上了这个有着4500年历史的工艺。可令他感到遗憾的是,由于缂丝仅在宫廷中使用,所以民间的缂丝工艺发展到今天几尽失传。于是他凭借在缂丝工坊的学习、网上找资料、看书自学、请老线厂师傅指点等,竟也入了缂丝技艺的正道。也是在这一年,他制作的缂丝面料在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中入围,这一荣誉给了他很大信心。他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这是一项我可以一直钻研下去的事业。
  出于对缂丝的执迷,郝乃强在设计毕业作品时也是用的缂丝技艺。以往的缂丝作品大都以棉、丝质面料为主,为了有别于以往,郝乃强一心想要在原材料上寻找到新鲜的素材。“当时正值江南春天,柳树的新芽让我突然想到能否用柳枝来代替丝线进行缂丝。”于是他选用了柳枝作为缂丝纬线的材料加以创作。从折柳枝到褪柳皮的准备过程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仅仅织了一米半多的缂丝柳条面料。这件结合面料本身的质感和肌理制作成的茶席,最终在毕业设计展中亮相。茶席淡淡的青绿色,配以汝窑茶器,清新内敛而又独具匠心。整个作品看似简单,但在织造过程中的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也让他初次感受到了做缂丝手艺人的辛苦。

拜名师做传人,潜心复原故宫藏扇


  郝乃强毕业的那年,同学们纷纷找了设计相关的工作,只有他寻求指尖上的技艺,选择在苏州刺绣研究所里做一名学员,别人都觉得费解,他解释说他只想把缂丝学得更好。他向缂丝老前辈请教缂丝技艺,潜心学习,钻研缂丝。研究所里的前辈们看着郝乃强认真刻苦的模样,觉得传承有望,后继有人,均对他倾囊相授。著名的缂丝技艺大师李荣根也被请来专门做他的授业恩师。谈起自己的师父李荣根,郝乃强难掩感激之情:“他是我踏入社会认识的第一位老师,他不仅传授了我很多缂丝技法和经验,还告诉了我很多人生道理,他是我至今都敬重的授业恩师。”那段时间很纯粹,郝乃强一心一意地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习技艺,缂丝的技艺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后来,他又先后担任多位缂丝大师助理,曾多次在国内文化展会活动上表演缂丝技艺。
  2014年,在师父的期许下,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苏州经纬华彩缂丝工作室。工作室在姑苏城内的一条古巷中,据说那里曾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寅的家业,繁华的市井里,石库门、香樟树、小院、一台织机,他伏坐机前,执梭弄拨看丝线交织,白天做缂丝作品,晚上摆地摊,卖的都是荷包、扇子等小物件,很快就能卖完。随着他的作品越来越好,在圈子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一天,一个在国外上学的姑娘找到了郝乃强,想让他复制一把故宫缂丝藏扇。他非常清楚这个任务有多艰巨,本想婉拒,但姑娘一再恳求,说不求一模一样,做得像就好,他才决定一试。仅凭一张从网上下载的图片,扇面缂丝进行得还算顺利。扇框的制作一波三折,好在经过朋友点拨也终于开窍。但最后将扇子交付给姑娘时,却因为初次尝试制作时在细节处的一点不到位,姑娘说不满意不要了。“自己尽心尽力去履行的一个承诺,中间所付出的心血就被一句简单的对不起了结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这次失败的经历让郝乃强更加潜下心钻研,一步步开始着手,从扇面线稿到丝线配色,钻研复杂而又繁琐的织造裱扇工艺。遇到实在不会的,便跑去苏州、北京两地,向老手艺人们求教。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把故宫团扇试样成形。随后他又成功复制出了多把故宫缂丝藏扇,在复原清宫旧藏精品“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时还对其进行了创新,“原作的扇面织造技艺是清代缂丝所创的‘缂绣混色法’,就是将缂丝、刺绣和彩绘结合而成。而我则将扇面改为全缂,扇托装饰则为刺绣,加强了织物的装饰效果。”这样的改变也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可与关注,让郝乃强很是欣慰。

创新缂丝技艺,让缂丝与生活对话


  为了把缂丝技艺发扬光大,使缂丝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郝乃强开始思考如何让缂丝的元素融入生活。缂丝除了能与扇子、荷包搭配,还可以有怎样的可能?郝乃强想到用一些近代名家的书画来替代缂丝作品中的传统纹样图案;将羊绒用在织造中,织出来的面料与传统缂丝织品相比手感柔软又细腻;用缂丝面料来做包和玩偶,传统缂丝因此被赋予了这个时代的气息。   學过染织艺术设计的他,也没有忘记发挥自己的设计特长,把巧思放在产品设计上。在2016年的上海设计周上,他设计的桃花源系列作品——缂丝高定服装和鞋履,惊艳了全场。桃花源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于郝乃强所居住的姑苏桃花坞地区,郝乃强和他的设计团队大胆运用了宋代名画《青绿山水》作为设计元素,创新地将传统缂丝与时尚女鞋跨领域融合,在现代鞋履之上独特地呈现了唯美浪漫与世无争的美好世外桃源景象。古人的青绿山水画与时尚的线条和造型结合,使得古典与时尚相得益彰,也从中看到了传统工艺的发扬和创新。
其他文献
为观察鸟类,他曾在2年内跑遍新疆,与“禽兽”为伍,数次历险;2019年一举获得中国科学院地奥奖一等奖;在搞研究之余,他迷上了科普,写了13本科普读物,颇受青少年喜爱;他先后在中
期刊
齿轮箱在连接和传递动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少的机械设备中广泛应用。据统计,旋转机械中齿轮故障占其故障的10%左右,轴承故障的故障发生率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随着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成为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同时,选取齿轮和轴承进行故障诊断的研究就有着很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对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修费用、还能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保证安全生产,所以意义
基于两处不同遗产地的工作经验,本文或能给出一个对于传统与工艺的综合定义.矿城勒罗斯是一个木构建筑城镇,格局与欧洲大陆的很多村庄如出一辙——民居沿街而建,后接农场院落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在2019年10月26日济南中欧乡土遗产论坛的主旨报告题目为“新农村、新生活、新民居”.对其在平遥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了介绍,以平遥县城周边乡村
期刊
2019年10月26日,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常务副主任、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高宜生副教授在济南中欧乡土遗产论坛上介绍了基地的主要工作领域与方向、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