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甘露醇静脉输液外渗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甘露醇外渗会引起局部皮肤组织损伤,甚至坏死、残疾。在儿科发生甘露醇外渗较成人更多,更严重。为降低小儿甘露醇外渗引起的严重后果,积极探讨小儿甘露醇渗漏的预防现状、影响因素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阐述小儿甘露醇渗漏的护理研究进展,为今后小儿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儿;甘露醇; 外渗; 皮肤损伤;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18—02
  静脉输注甘露醇容易发生药液外渗,造成血管和组织损伤,尤其是儿童,发生外渗的现象更多,速度更快、程度更重,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组织损伤,甚至坏死、致残【1】。本文针对小儿甘露醇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小儿静脉输液甘露醇渗漏的预防现状
  由于小儿群体的特殊性,家属缺乏照顾经验等原因,小儿很容易发生液体渗漏。20%甘露醇是高渗性药物, 若发生外渗, 组织难以吸收而受到损伤【2】。我国护理人员对甘露醇渗漏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和探讨,有效地避免了外渗的风险伤【3】。
  2 小儿甘露醇静脉输液外渗的影响因素
  2.1药物因素:(1)甘露醇的渗透压高达1098mosm/L,据最新动物实验病理检查显示,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周围组织炎性变及水肿等【4】。(2)药物和环境温度影响,据文献报道【5】对20%甘露醇在室温19~20℃的条件下对血管的损害比在室温37℃时更为严重,其原因在于甘露醇加温后溶液中小于25um的微粒数量明显低于常温状态时。
  2.2患儿因素(1)血管因素,由于小儿血管细,头皮毛细血管网密等特点,血管通透性增加,药液渗漏几率大。(2)年龄因素,凌云和项志英【6】在2006年对6347例输液渗漏的患儿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显示,3岁以下的患儿较容易发生输液渗漏。
  2.3护士因素:(1)护士观察输液的经验或责任心不足,输液过程中未加强巡视,或未及时发现输液渗漏隐患。(2)护士穿刺技术不成熟,更容易损伤血管壁及周围组织造成输液渗漏【7】。
  2.4穿刺工具:临床上对甘露醇局部组织损伤已引起高度重视, 并尽可能采用中心静脉输入途径以减少药物外渗。但由于中心静脉导管费用昂贵和甘露醇用药时间相对较短等面的原因, 应用甘露醇时仍会采用外周静脉输入【8】。
  2.5家长因素:部分家长照顾不周易引起渗漏。花芸等对127例静脉输液渗漏患儿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显示,患儿哭闹或家长无意碰撞、牵拉引起的静脉输液渗漏占59.06%【9】。
  3 小儿甘露醇静脉输液渗漏处理措施
  3.1一旦发现甘露醇溶液外渗皮下组织立即停止输液,分离输液管,尽可能回抽药液。
  3.2局部外敷 甘露醇外渗后很难被组织吸收,采用山莨菪碱针剂或50%的硫酸镁冷湿敷。山莨菪碱能扩张浅层血管,改善组织缺血、缺氧;50%硫酸镁冷湿敷【10】能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还能促进渗漏的药液灭活,局限损伤部位。
  3.3药物封闭 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利多卡因是一种皮肤麻醉剂和透皮吸收促进剂,具有明显抑痛、促血液循环作用,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4】。
  3.4中药湿敷 张连荣等介绍采用复方大黄膏外敷【11】。在穿刺点上方约0.5cm处沿静脉走向湿敷,外用保鲜膜覆盖,4h后去除,用清水洗净,每天1次,直到药物疗程结束。
  3.5新鲜芦荟外敷 吴声荣等研究,芦荟有消炎、止痛、消肿的功能,因而用芦荟鲜汁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对处理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疗效显著【12】。
  3.6 马玲署贴敷 方楚如等研究,甘露醇外渗应用马玲署贴敷治疗有独特的疗效,新鲜马玲署含的异柠檬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之功效,能加快血肿吸收,有利于组织修复,使局部消肿时间缩短【13】.
  4 小结
  护理人员应掌握小儿甘露醇输液渗漏的影响因素及预处理输液渗漏的措施,从而避免或降低小儿甘露醇静脉输液外渗的损伤,促进患儿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陆琴, 韩萍.我国预防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研究进展.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45-46
  [2] 贾晓慧,李锦燕.0.1%新洁尔灭酊治疗小儿输液引起的液体渗漏70例[J].福建医学杂志,2007.29(1):145.
  [3] 楼晓芳,吕华等.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19—2122.
  [4] 韩雪玲,胡淑芳,张文香等.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实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60-261
  [5] 辛燕飞,王丽萍,乔丽琴.等.不同温度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损害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2):1~2.
  [6] 凌云,项志英.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9(6):621—622.
  [7] 侯春珍.不同進针长度行静脉输液时对血管壁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l(4):38-49.
  [8] 林桂荣,刘京风.王恒珍.等.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71-72.
  [9] 花芸,刘小文.刘新文,等.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23):30—31.
  [10] 冯新为.病理生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4
  [11] 张连荣,冯喜平,池金凤,等.复方大黄膏外敷防治诺维本静脉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70.
  [12] 吴声荣.新鲜芦荟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临床观察[J].华北煤矿医学院学报,2006,8(5):661.
  [13] 方楚如.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20):1872-187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视乳头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视乳头水肿患者155例,经检查诊断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控制血糖、降低眼压和缓解视乳头水肿治疗,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糖尿病分期是糖尿病性视乳头水肿的重要影响因素,糖尿病严重程度越高,视乳头水肿的发病率越高。经过治疗,155例患者疗效显著,视乳头水肿全部消退,视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0——2012年就诊的患儿198例,对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投诉情况、投诉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实施防范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施风险防范之前,97例患儿总共收到投诉35例,其中技术缺陷占据的比重最高,投诉占到总病例的361%;实施风范防范之后101例患儿护理中收到投诉16例,占到总病例
期刊
【摘 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分析了产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有三个方面:护士、患者及其他。针对护士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病房始终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宏观控制方法,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有良好的职业修养,赢得患者信任。  【关键词】护士;纠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17—01  护患关系是指在患者生病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32例,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发生呼吸暂停或者窒息、感染、喂养不耐受情况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体温稳定情况和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早产儿进行循证护理,内容包括以
期刊
【关键词】 二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塞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25-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老年男性,无明诱因发热1个月病史入院,因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于2010年10月26日在外院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史(生物瓣)。2011年4月25开始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