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写坚强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三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h888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16岁的小女孩用她那非同寻常的勇气写下的生命之歌,再一次感动了大江南北。
  这个小女孩叫刘梅,湖南省桑植县十一学校学生,首届全国十佳中学生。走近刘梅,我们就走近了感动;聆听刘梅的故事,我们仿佛聆听了一曲生命之歌。
  
  “我要活下去”
  
  1995年3月,才6岁的刘梅不幸身患I型糖尿病,这种病被医学界称为“隐形杀手”。然而,短暂的害怕过后,刘梅心中诞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活下去。
  “我听话,阿姨,轻轻地打针。”怯怯的声音,让护士动容。在病床上,刘梅一只手在输液,一只手写字。医生们总是说:“小刘梅,多休息。”“没关系的,看完了我给你讲故事。”随后,伴着天真烂漫的笑靥,病房里传来稚气的歌声,像清风拂来,吹到每个人的心底。这么鲜活的生命,怎么忍心让她凋谢?
  医生先是教爸爸妈妈测尿糖,皮下注射胰岛素,爸妈学好再教孩子。8岁的孩子,克服对疼的恐惧,一针一针自己打。从那时起至今,刘梅身上留下了12000多个针眼,其中自己打了5400多针。一次次酮症酸中毒,一次次眼睛短暂失明,一次次低血糖昏厥……每次醒来后,她对守护在身边的爸爸妈妈说:“你们放弃吧,我把你们整苦了,拖垮了……”痛了,哭了,累了,想了,刘梅又说:“老天爷给了我苦难,也给了我幸运。为了这些牵挂我的人,我一定要战胜病魔,好好活下去。”
  
  “我要读书”
  
  刘梅一次次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从幼儿园到澧源镇一小,再到桑植县十一学校,她先后在学校昏死107次。医生们多次告诉刘梅的父母,刘梅患了这种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也不做,静养。刘梅的父母把这个想法告诉刘梅。刘梅哭了,她告诉父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读书。这样,她可以用学习来填补生命的空虚。听了女儿的哭诉,父母把刘梅送到了学校。
  刘梅知道自己时刻与死神在进行着较量。虽然身体不健康,可她要让亲人、老师和同学们知道她刘梅的心是健康的。在学校、在家里、在医院,只要醒着,她就要学习、学习。许多同学不明白,刘梅经常因病缺课,为什么从小学到初中,次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最差的一次也是全年级第8名。
  书本和药物成了刘梅生命延续的两大支柱。除了病魔之外,刘梅读书还要过家庭贫困这一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利用寒暑假在垃圾堆捡废旧物品卖,将卖得的钱购回一本本文学书籍。捡垃圾时,她拾到一些学生没写完的铅笔头,一一拿回家,用于写字做作业。在学校,刘梅看到班上同学吃完东西,把废物顺手扔在地板上,总是一声不吭地捡起放进垃圾箱,能卖钱的纸张等废旧物品,刘梅则用袋子装好,攒起来卖钱。
  刘梅刻苦学习终于有了回报,她以665分的高分,考取了桑植县一中。
  
  “我要回报社会”
  
  从6岁到16岁,近10个年头在死亡线上挣扎,刘梅之所以能够健康地活着,就是因为社会为她编织了一张密密的爱心网。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医院,从医院到社会,刘梅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这种绵绵不断的爱。
  刘梅的父母从得知女儿患上糖尿病的那天起,就没有放弃过抢救。近10个年头,医院给刘梅的父母下了6次病危通知书。一些亲人也劝说刘梅的父母放弃算了,刘梅的父母认为,只要女儿有一口气在,他们就要争取到底。身为人民教师的父母,他们在教学之余,还种了一些地,辛苦劳累算不了什么,地里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抵不上刘梅一个月的药费,可他们愿意。刘梅的外公外婆是两位年迈的老人,他们听说苦瓜粉能治外孙女的病,就在房前屋后种满了苦瓜。苦瓜收了,一根根切成片,再晒干,亲手磨成粉,然后送来给外孙女治病,自己却舍不得吃上一根。为了给女儿女婿尽可能多一些帮助,刘梅的外婆也四处收捡废品,有一次为了一个废瓶竟差点被摩托车夺去生命。每当外婆将这些饱含着深情的零票塞到刘梅手中时,刘梅就忍不住泪水直流。
  小刘梅一次次从家人、同学、老师、医生及社会上许许多多连姓名都来不及打听的人身上接受了关爱,一次次鼓起生命的风帆。刘梅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我的生命是许许多多关爱我的人给的,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他们,要回报社会。”学校组织学生为身患癌症的同学捐款,当刘梅从身上掏出自己捡垃圾换来的13元钱时,全班同学都悄悄流了泪,并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劳技教学中,除了要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以外,更要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纸黏土浮雕;劳技教学;美育   爱因斯坦三做小木凳的故事,被广泛流传。说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上手工课上交了一只制作粗糙的小木凳作为作业给老师批改,不仅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还问同学们是否见过比这个更糟糕的木凳。于是,爱因斯坦就拿出了他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小木凳。从此老师和同学对他有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然而,孩子们进入高年级后差距越来越明显,班班都有那么几个害怕习作的孩子,那么如何提升这些孩子的习作水平,让孩子们轻松学写习作呢?这是值得深究之处。   关键词:树立信心;挖掘生活;降低难度;创设情境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习作的难度越来越高,学生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已经得到普遍、广泛的运用,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全面提升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习惯,确保初中生之间能够达成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同时,通过对其他同学想法的思量、思考,还能促使学生养成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课程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其应用的重要性、价值不言而喻,是确保初中生注意力集中,具备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英语成绩的重要途径
摘 要:京剧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瑰宝,传承和保护戏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音乐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京劇传统文化,让京剧能够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京剧的无穷魅力,逐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可以受到京剧中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以促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京剧;课堂教学 
摘 要: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掌握,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群文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探讨利用群文阅读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群文阅读;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应用策略  群文阅读,指的是学生对多篇相关联文章进行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属于阅读教学的创新,能够有效提高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是语法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功能和价值,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以此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英语语法教学;使用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介绍   情境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相应的环境、事件等,以此深化学生的实际感受。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打造特定的语法学习环境,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抽象的语法
成尚荣先生是“儿童立场”教育哲学的坚定倡导者。他提出研究儿童应该成为教师的“第一专业”。 “学习”作为儿童最常态、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研究“儿童是如何学习的”无疑是“儿童研究”的重点和具体呈现。从儿童成长实际来看,教师“如何帮助儿童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育实践可能远比揭开“学习如何发生”的科学研究重要而迫切。   正是基于此考量,笔者以近年来脑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为研究
摘 要:若将德育比作一个天平,那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就分占天平的两边。只有发挥二者的德育功能,才能够让德育稳步、持平、有效开展。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对策落实开展家校共育,深化小学德育效果,从而在“双掌”合拍之中,击出学生的响亮人生。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德育;重要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提
格洛丽亚·斯坦姆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位领导者兼作家。学生时代,在一次地理考察中,她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在史密斯大学演讲时,斯坦姆和听众分享了这次经历:  在考察中,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我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一段路的护堤上。它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一段土路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它还在继续前进,随时有被汽车轧死的危险。  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我觉得帮助它是责无旁贷的。于是我走上前,连拉带
萧伯纳曾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能够使学困生进步,而不至于迷茫沉沦,唯有自信,因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每当接上一个新的班级,开学第一天就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上好开学第一课,这堂课上,我会告诉学生,我愿意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愿意为他们排忧解难,有谁和家长、同学甚至科任老师闹矛盾了,或被高年级学生欺负了等,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