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文化园

来源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ther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方城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校内有高大茂密的梧桐树,有清如明镜的爱莲池。我最爱的是美丽朴实的竹石文化园。每每看到那片白墙黑瓦,我就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欣赏一番。
  竹石文化园,紧靠围墙边,前景是一个个白色的画框。站在框前向里看,是一幅幅四季变化的画。春天,一场场蒙蒙的细雨过后,一个个小小的笋尖儿从土里冒出来。我们迫不及待地带上画本,用画笔把这些小胖墩都绘到画纸上、脑海里。因为它们长得太快了,又一场雨后就长成了小竹子。夏天,走过长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坚韧挺拔的竹子,竹子是翠绿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长臂舒展,挥舞着一片片浓郁的青纱,发出窸窸窣窣的轻响,好像在向我点头微笑。“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浓郁的竹绿给闷热的盛夏带来了一丝凉意,让我心旷神怡。秋天的时候,竹子临风起舞,婀娜多姿。到了冬天,飘落的雪花落在竹叶上,真可谓“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啊!
  紧挨着竹子的,是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你看,这一块石头灰中带白,顶部尖尖的,好像一支铅笔直冲云霄,在天空中画着朵朵白云。园子的角落有一块石头,相传是当年女娲补天后遗留在人间的。“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女娲石”中间是一个镂空圆形,光滑的表面上还有一丝丝纹路,看起来像一个被偷咬过一半的甜甜圈,让人垂涎欲滴。旁边还有一块棕色的凹凸不平的石头和竹子连在一起,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它的树干。最让我赞叹的就是像一位战士的石头。只见它头戴草帽,左手紧握枪杆,身姿笔挺地肃立着,守卫我们的校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每次走过竹石文化园,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鄭板桥的《竹石》。
  【朱老师的话】
  这篇文章,采用了《桂林山水》的构思方法,把竹石文化园分为两大内容来写,很符合这个文化园的实际情况。先写竹子,按时间顺序写了竹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风景,并用诗句点缀,表现了竹子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隐含了竹子的文化气息。接着写石头,把石头的奇形怪状写得比较细致,比较生动,也引用了诗句来增加石头的文化气息。最后引用郑燮的《竹石》一诗,既总结了全文的内容,又点明了竹石文化园的含义,真是贴切到底了。
其他文献
“鹅,鹅,鹅……”是谁在不停欢叫?  我和小伙伴初见大白和小白那天,它们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雪白的羽毛,扁扁的嘴巴,长长的脖子,又大又软的脚掌,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一大一小,步调出奇的一致,可有趣了。身后跟着月珍婆婆,她用一根小棍子轻轻碰下鹅的屁股,它们就乖乖地往前走。  这也太好玩了!“婆婆,把两只鹅借我们玩一下吧?”月珍婆婆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接过月珍婆婆的棍子,打算把它们带到田野吃草。
期刊
新闻从业人员既要讲职业精神,又要讲社会责任,应多从正面引导、探讨、报道。从现实情况看,代表新闻队伍主流的还是既忠实履行职责,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见
在热闹非凡的菜市场,有种“小怪兽”,人们一碰,它就马上躲进壳里;人们一走,它又气焰嚣张,得意扬扬地四处喷水。  你们猜到它是谁了吗?哈哈……那就是花蛤!它活泼时,外壳如蝴蝶的翅膀,一张一合,划出一道道优美的舞姿;安静时,那坚硬的外壳就如“盔甲”闭合着,时刻保护着自己淡黄色的柔软身体,不受侵犯。花蛤的外壳色彩斑斓,有白色,有棕色,有浅绿色……壳上还有各色精彩的线条,如书法般行云流水,有直线,有波浪线
期刊
天已破晓,碧空中的朵朵白云,在微风的吹拂下,擦拭着灰蓝色的天空,准备迎接黎明的到来。  一位老人牵着一条不长的绳子,又开始了漫步。紧跟在他身后的依旧是那只瘦弱的老金毛。它一双深邃的、温柔的褐色眼睛饱含沧桑,小巧的鼻头不停地抽动着,嘴尖的毛被岁月轻轻吻过,成了灰白色,嘴边的胡须泛着银灰色的光,只有它身上厚厚的、如黄金般的长毛,显示出它曾经的风采。它太瘦了,几根肋骨紧紧收着,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似乎一阵
期刊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继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育方法之后,一种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方法或策略。本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对商务英语两届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招聘资讯收集”的项目教学实践,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通过对项目教学的实践过程及效果进行反思,探讨了项目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语言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可行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 资讯收集 项目教学职业 核心能力  中图
刻画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殊为不易。如果被刻画者已经逝去,那么那种混杂着悲伤,却又要严守职责深入追问的痛苦更让人难以名状。2004年5月底,我和国内众多同行就进行了这样一次艰
一进入村口,远远地便能望见一条雪白的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走近一看,那击打在岩石的瀑布,溅起朵朵水花,一阵山风吹来,飘飘洒洒的水花,如烟,如雾,如尘.rn在向我点头微笑.“竹
期刊
摘要:语文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对学习语文的轻视,导致学生变成一架缺乏情感的学习机器,对一切事物表现出一种迟钝与麻木,不懂得欣赏。学生灵活好动,朝气蓬勃,率真质朴的本性便被掩盖起来。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恢复本性,做回自我的理念,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语文,走向更为广阔的语文天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呼唤 本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
特邀审题、点评老师rn高级教师rn审 题 要 点 分 析校园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无论校园大小,我们总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一角.所以,写我们的校园,我们可以选取校园的一处或者
期刊
在责任的大海里远航!这话,有点沉重,但发自肺腑。前不久,我被评为广州十大杰出青年。我在想:为什么大家把票投给了我?恐怕,理由还是那一个:我的肩上承载着一些社会责任。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