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蚕蛹提取物对高脂大鼠肝脏脂肪含量和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0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禁食12小时,称重,取尾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酯蛋白、高密度胆固醇酯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按照体重并参考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将大鼠随机分为九组:(一)预防低剂量组,饲喂高脂饲料,每只灌胃给蚕蛹提取物1.5 mL/kg·d。(二)预防中剂量组,饲喂高脂饲料,每只灌胃给蚕蛹提取物3.0 mL/kg·d。(三)预防高剂量组,饲喂高脂饲料,每只灌胃给蚕蛹提取物4.5 mL/kg·d。(四)治疗低剂量组,饲喂高脂饲料,第5周开始,每只灌胃给蚕蛹提取物1.5 mL/kg·d。(五)治疗中剂量组,饲喂高脂饲料,第5周开始,每只灌胃给蚕蛹提取物3.0 mL/kg·d。(六)治疗高剂量组,饲喂高脂饲料,第5周开始,每只灌胃给蚕蛹提取物4.5 mL/kg·d。(七)高脂对照组,(普通饲料79%,胆固醇1%,蛋黄粉10%,猪油10%),第5周开始,每只灌胃给蒸馏水1.5 mL。(八)阳性对照组,饲喂高脂饲料,第5周开始,每只灌胃给月见草油3.0 mL/kg·d。(九)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四周后取尾血验证,高脂大鼠模型建造成功。实验六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于—80℃冷藏。每组中随机抽出五只肝脏,干燥称重,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肝脏脂肪,测定脂肪含量。将所得脂肪甲酯化,在如下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测定其主要脂肪酸构成比。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30m×0.25μm×0.32mm(i.d.)FFAP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00℃,保持2 min,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然后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10℃,再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40℃,保持3 min;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50mL/min,分流比为1:40,尾吹40 mL/min。结果:在各组肝脏脂肪含量比较中,预防各组、治疗各组、高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时,均有统计学意义;阳性对照组比其它各组的脂肪含量都要高,而与预防各组、治疗各组进行比较时,无统计学意义。棕榈酸、油酸和DHA在各组之间的构成比并无统计学意义。肉豆蔻酸在高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预防各组、治疗各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时,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预防各组和治疗各组之间相比时并无统计学意义。在预防各组、治疗各组、高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硬脂酸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预防中剂量组、预防高剂量组、治疗各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时,有统计学意义。比较预防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预防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亚油酸构成比,认为有差别。经统计学分析,EPA构成比在预防各组、治疗各组、高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预防中剂量组、预防高剂量组、治疗各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较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蚕蛹提取物可以降低高脂大鼠肝脏中脂肪含量;月见草油却升高肝脏中脂肪含量。2.蚕蛹提取物可以提高高脂大鼠部分肝脏脂肪酸的构成比,如肉豆蔻酸、硬脂酸、亚油酸和EPA,特别是在预防高剂量组,但是没有改变棕榈酸、油酸和DHA的构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