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在生活中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在此过程中找到事物的本质,并由此得到自己独特见解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这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采取各种方法,促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提升,让学生学会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质疑和探究,学会独立思考。

一、翻转课堂,质疑答疑


  翻转课堂指的是在教学中合理调配课内外的教学实践,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促使学生先在课外展开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在课堂上提问讨论。这种方法能很好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要注意的是选择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整合学生的答案,并进行纠正补充,最后再进行整合,总结大家的看法。
  如指导学生按照翻转课堂的模式自主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首先学生在家自主阅读作品,并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林冲的人物形象,并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此后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尝试总结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在课堂交流中进行讨论。如有学生提出:“林冲明明知道是高俅从中作梗,为何不怨恨他,对他的称呼还挺尊重的?”还有学生不解:“林冲为何一开始不上梁山呢?为何山神庙被烧了之后,倒是上梁山了呢?”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学生认为:“山神庙事件就好像是压垮林冲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对方紧紧相逼,相国寺欺辱妻子,白虎堂设下计谋,野猪林暗中谋害,火烧草场断了林冲的后路,林冲被逼无奈,才会反抗。”还有学生提出:“林冲性格隐忍,如果不是逼得太急,他依然想要做顺民,这就是他为何如此对待高俅的原因。”
  高中阶段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快速时期,此时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思维能力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思维从片面思考变为辩证思考。在这个阶段,组织学生展开翻转课堂的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会主动从多种角度入手思考,并提出质疑。在整合想法的时候也会更客观,懂得借鉴其他人的想法,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逻辑探究,摒除惯性


  如何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取决于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是否深入。不少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常常运用惯性思维,用套路化的说法来分析作品。然而,这样对于作品的理解很难深入下去。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逻辑探究,尝试搞清楚作者创作文章的前因后果,思考作者对作品中各个人物的态度是怎样的。这样的分析才能摒除惯性,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学习《祝福》时,鼓励学生思考:“你觉得祥林嫂的死是谁造成的?”部分学生由于惯性思维,想当然地认为穷苦老百姓的死必然是封建统治者造成的,所以认为是鲁四老爷一手造成了祥林嫂的死。此时引导学生尝试深入探究其中的逻辑。“鲁四老爷做了什么直接迫害祥林嫂的事情吗?他还曾经雇用祥林嫂,祥林嫂在他家做工的时候,脸色也变得好多了,你还觉得是他害死了祥林嫂吗?”这个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发现祥林嫂的死和鲁四老爷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关系。鲁四老爷在婆婆抢人的时候坐视不理,对祥林嫂来说是一个打击。而婆婆将祥林嫂作为私有产物,强迫其嫁人,这也是对其的迫害。还有,柳妈给祥林嫂介绍的赎罪方法,也对祥林嫂有一定的影响。探究事情原委后,学生发现祥林嫂的死是诸多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批判性思维具有创新性,对于学生个人思维的完善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避免盲从,尝试独立有效地思考。若学生能避免惯性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创新看法,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联系类文,展开对比


  著名教师王宇提出在批判性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促使学生展开类文分析和比较。若能结合作品的文体特点进行比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学者雷士虎认为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求异现象,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若能引导学生进行类文分析,则能让学生在探究共性的同时追求差异点,积极展开多元化思考。
  学习《荷塘月色》后,我鼓励学生展开类文阅读,尝试阅读其他展示风景的作品,找到其中的异同点。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将《荷塘月色》和《记承天寺夜游》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虽然作者不同,创作的时代也相差很远,但是却在很多方面具有类似之处。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不仅写了观赏荷塘的美景,还写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内心变化。《记承天寺夜游》也是如此,作者不只是简单地写景物,而是写了景物对自己主观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那么,这两篇作品表现的主旨是否也具有相似点呢?”学生认为这两篇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朱自清是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却不能报效国家,所以心中困扰。苏轼则是想要主持改革但是却不能如意,所以心中也很惆怅。
  教育学家安德森认为批判性阅读要在阅读中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已有的经验在新的文本阅读中获得信息。在类文比较中,学生将已经阅读过的文本作为基础,阅读其他同类型的作品,然后又从中获得新的信息,进而促使自己提升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四、多維审视,深度剖析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提问法进行教学,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问题。学生是不同的个体,阅读文本时关注的角度会有所不同,解决问题时思考的重点也会不同,所以提出的见解更具有个性化。在学生大胆提出见解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展开更深入的剖析。
  在学习《琵琶行》时,若学生只是感受到了作者描写琵琶声的精妙,那么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指导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尝试对作品进行深度剖析。首先鼓励学生关注作品描摹事物的能力,特别注意其中运用了铺垫烘托的地方。学生感受到了红枫、白荻展现出的萧瑟之感,发现这有助于体现琵琶声的凄凉伤感。此后鼓励学生转换视角,关注作品的情节,学生发现这首诗歌从送客开始,写了巧遇琵琶女、欣赏音乐、讲述故事、生发感想等内容,让人觉得一波三折。最后鼓励学生关注作品是如何从感性描写上升到理性感悟的,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味。学生的认识更深入,体会到作者感慨身世的悲哀之情。
  学者罗伯特·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智的、具有充分反思性的思维,其思维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决定自己的思想信念和行动方向。批判性思维包括解释、分析、推理、表达、反省等各方面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翻转课堂、类文比较等活动中,学生避免了消极被动的学习,进入主动学习中,能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文本细读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展开更深刻的思考,并积极调动新旧知识,
期刊
“留白”是绘画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适时对课文中的“留白”进行个性化的补充,这就是“补白”.适时的课堂“补白”至关重要.
期刊
统编版教材新增了小古文这一文体,填补了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古文的空缺.如何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读懂小古文,爱上小古文,初步掌握学习小古文的基本方法呢?笔者认为小古文课堂
期刊
“摇滚博导”陈涌海教授即兴弹唱的一段视频在网上走红,他那略带沙哑的磁性声音和摇滚风范,打动了无数观众,也打动了国民歌手组合凤凰传奇.感受诗仙的千年诗篇,读懂人生的百
期刊
《七颗钻石》是一篇儿童喜欢并乐于阅读的美丽童话.执教这课时,我从教学内容、语文活动、课堂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自主学习的尝试,围绕“水罐”,紧扣“神奇”,通过“观、读、品
期刊
若干年前,有人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这样的一个精辟判断:“现在的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应当说这三怕至今仍然是对高中语文学习比较贴切的描述。而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形象地概括了当前的作文学习现状,学生主要是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反映到学生的写作能力上,就是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加工写作素材的能力不足。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研究学生写作能力提升过程中,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挑战性可能是最大的,无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作文怎么教与作文怎么写,成为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道鸿沟.可以说,为了填平这个
期刊
梯度作文教学是一种基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而进行的拓展教学法,是纵向提升不同层级学生的分层教学手段.梯度作文教学的实践运用有其独特性,它与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手段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