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2,6-萘二甲酸母液的循环利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6-萘二甲酸(2,6-NDCA)作为高性能,多功能材料的重要原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2,6-NDCA的制备工艺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空气催化液相氧化工艺中的母液循环利用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先将氧化母液抽滤,再分别对滤渣和滤液进行处理,最终测定钴催化剂含量、溶剂浓度和中间产物含量的方法。对滤液采用精馏方法脱除钴催化剂,然后通过测定馏出液的水分再换算成母液的含水量。对于抽滤的滤渣和精馏的釜留液则采用抽提-冷冻-结晶-融解-冷冻过滤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将其中的钴催化剂和氧化中间产物有效地分开。使氧化中间产物进入最终的滤渣中,只需称重就可计算出中间产物在母液中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醋酸钴在抽提液中的浓度,从而计算母液中的催化剂含量。由此,使得氧化母液的循环使用成为可能。 论文采用课题组前期工作产生的氧化母液为实验原料,尤其对抽滤的滤渣和精馏的釜留液做了详细的分离研究工作,以滤渣中残留的钴催化剂为考察指标,得出较佳的抽提条件是:液固比20∶1;抽提温度100℃;抽提时间1.5小时。适宜的溶解条件为升温速度0.05℃.min-1,控温间隔1℃。结晶温度-10℃,冷冻过滤温度为16℃。此条件下,可使滤渣中的钴催化剂含量小于0.1g(100ml)-1。 论文通过热力学分析对2,6-DIPN制取2,6-NDCA氧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化合物进行了推敲。得出有10种中间产物可能存在于氧化母液中,这将使氧化母液循环利用时,为确定原料的加入量、空气量及空气流速和氧化反应时间等参数作参考。
其他文献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通过其新陈代谢作用直接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MFC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直接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降低废
贵金属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磁学性能,在催化、电子、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是冷等离子体的一种,具有高电子能量和低体相温度的特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还原,与常规的化学还原相比,不需要添加化学稳定剂和还原剂,是一种高效、绿色的还原方法,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论文首先以常温氩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为电子源,使用分步沉积的方法在AAO表面合成了AuPd双金属纳米颗粒,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将其高效的转化为平台化学品是解决能源和资源危机的有效手段,其中纤维素水解是生物质利用的关键。本论文通过改性WZr固体酸,针对纤维素模型分子纤维二糖的水解和纤维素水解-氢解转化开展研究。本文首先考察了WO_3/ZrO_2固体酸上β-1,4-糖苷键水解的活性位。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焙烧温度的0.1-WO_3-ZrO_2(T)固体酸催化剂,发现在相同WO_3引
目的:酶法制备牡蛎活性肽并探讨其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1)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复合酶水解牡蛎蛋白的工艺。  (2)在温度45℃、pH8.0的条件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