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功能性便秘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非器质性疾病,它的发病因素呈多种多样,不仅与自身的胃肠动力、内分泌系统、盆腔结构相关,还与生活压力、心理因素、紧张的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相关,功能性便秘与其病因常常互为因果,因此顽固难以治愈。顽固的便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期望值不仅仅是局限于疾病疗效上,还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近现代医学领域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多种疾病出现了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们对西药的依赖性在增加,而耐药性也在增强,中药的应用逐渐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颗粒剂的使用更加方便,疗效上与煎煮制剂相差不大,更加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实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观察,观察麻子仁丸颗粒剂对实热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探讨用药的作用机制、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颗粒剂的优势。 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观察麻子仁丸颗粒剂治疗实热证功能性便秘疗效,研究实热型功能性便秘与生活质量相关性。 研究方法:纳入研究类型为RCT;纳入标准为符合西医的功能性便秘诊断及中医的实热证便秘诊断的患者;治疗组为中药组:麻子仁丸颗粒剂,对照组为西药组:乐可舒,受试者筛选合格后经过2周洗脱期,进行8周药物治疗;评价疗效指标为一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总体症状评分、单项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便秘患者的躯体症状不适度、焦虑状态的严重的程度、心理社会不适度及现存症状的满意度;本试验采用随机化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随机化分组。此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实现。 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完全自主排便次数、总体症状积分、单项症状积分、生理不适、焦虑状态、心理社会不适、满意度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每周自主排便次数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两组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其中,排便费力、排便不尽、腹胀较治疗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比较腹痛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中药组生活质量的四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西药组焦虑状态未见明显改善,统计学无差异,其它三项均得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药组组焦虑状态、社会心理不适及满意度的改善较西药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不适与排便费力、排便不尽、腹胀、腹痛有相关性,其中,焦虑状态与腹胀有显著相关性,心理社会不适与排便费力有相关性,满意度与排便费力有显著相关性。 研究结论:麻子仁丸颗粒剂与乐可舒对治疗实热证功能性便秘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麻子仁丸颗粒剂对于症状的改善要优于乐可舒;麻子仁丸颗粒剂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乐可舒,主要对改善焦虑状态及对便秘满意度;腹胀可能是便秘患者焦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