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感染临床分析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联合中药治疗感染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等的临床观察分析,为临床了解、预防和控制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发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取向及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病例资料,并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录入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并与国内临床研究相关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对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住院周期、粒细胞减少持续天数、侵入性操作、化疗强度等危险因素使用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94例完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有75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79.8%;分别是单个部位感染25例,两个部位感染32例,三个部位感染11例,四个部位及以上感染7例。  2、感染部位共147例次,在所有感染部位中,上呼吸道感染53例次,占所有感染36.0%;肺部感染55例次,占所有感染37.4%;口腔感染9例次,占所有感染6.1%;皮肤软组织感染8例次,占所有感染5.4%;肛周感染7例次,占所有感染4.8%;消化道感染是6例次,占所有感染4.1%;败血症是4例次,占所有感染2.7%,泌尿系统感染3例,占所有感染是2.1%;部位不明2例次,占所有感染是1.4%。  3、进行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共176例次,32例次细菌培养显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18.2%。其中以革兰阴性菌(18株)为主,占56.3%,分别是肺炎克雷伯(6株)、产气肠杆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株)、阴沟肠杆菌沟亚种(1株)、解鸟氨酸克雷伯菌(2株)、溶血不动杆菌(1株)、产酸克雷伯菌(1株);革兰阳性菌(5株),占15.6%,分别是粪肠球菌(1株)、肠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人葡萄球菌(1株);真菌(9株),占28.1%,分别是白色假丝酵母菌(7株)、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株)。32例次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中,血培养检出细菌4株,革兰阴性菌(2株),均为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2株),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株)、人葡萄球菌(1株)。共检出耐药细菌(6株),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株)、嗜麦芽寡氧单胞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耐药菌检出率分别是33.3%、100%、66.7%。  4、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感染与年龄、住院周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小于1.5X109/L持续天数等因素有关,与急性白血病类型、治疗阶段、性别、侵入操作、化疗强度无关。  结论: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口腔、皮肤软组织、肛周、消化道、血液等。  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次之,临床可经验性首选抗革兰阴性菌抗生素,兼顾抗真菌治疗。  3、急性白血病患者年龄、住院周期、中性粒细胞小于1.5X109/L持续天数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化疗后感染的发生,对这三个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催眠疗法、阿尔法脑波音乐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为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病房病人中,将符合纳
《离骚》,古今第一大牢骚也。  据说,屈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照我看来,屈原丝毫不浪漫,《离骚》里,该同志官场失意,就开始失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换上奇装异服,并戒了大吃大喝:“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然后,就天上地下一通乱转,把古圣先贤、八方神仙全都请教一遍,阵势弄得极“浪漫”,但那“抒情旋律”七弯八绕,始终不离最实际的问题:怎么办?调离、跳槽还是留下来、熬到底?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相关危险因素、理化指标的关系,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辨治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
目的:通过观察调理脾胃针法治疗高尿酸血症,并与西药立加利仙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其临床疗效,探讨安全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方法,为临床多手段治疗高尿酸血症提供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