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青年自组织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青年群体出现了价值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流动经常化、参与自主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按照不同需求和追求而成立的青年自组织应运而生,并以其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服务目标的明确性、行为的灵活性和组织动员的便捷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在团结联系青少年个体、动员青少年民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了积极的作用。青年自组织在我国发展迅猛,种类繁多,组织相对松散,运转充满活力,主体特定化,走向多元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大的社会力量。怎样更好的联系、服务这些青年自组织和相关的青年群体,是当前从事党的青年群众事务工作的共青团组织面临的崭新课题。   开展青年自组织的调查研究,了解青年自组织的组织现状、基本特征、存在的困难和发展瓶颈,掌握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当今青年群体的真实需求,反思我国青年工作自身的组织架构,改进传统的组织动员模式,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引导、管理和规范,加强对组织体系外青年的联系与服务,切实服务各类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社团革命”,许多国家出现了各种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组织,西方国家较为发达的公民社会以及非政府组织迅速发展的这一社会趋势,反映在青年群体里,就表现为青年自组织的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1]。这些自组织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生活中发挥了较强的作用,自组织在服务群体的同时,一些国家的自组织还承担了政府职能中的社会事务,西方自组织的长足发展,积累了许多经验,对我国青年自组织的发展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为了进一步占有青年自组织相关的资料,结合国外自组织发展起步早、时间长,自组织相关的规章制度较为完善的特点,笔者对国外自组织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总结发展经验和可供借鉴的作法。   同时,在国内的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发达地区的青年自组织较内地起步早,发展迅速,国际化程度较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在自组织的管理、运转、引导机制的建立、外部环境的营造等方面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另外,在其他一些欠发达地区,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重庆当前自组织发展遇到的问题有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对全面掌握重庆自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另外,通过对重庆青年自组织当前的现状,发展的趋势,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青年自组织的参与者、组织者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理性地分析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的关系,怎样进一步营造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党团和青年自组织中间架设沟通桥梁,把青年自组织作为团组织联系广大青年的有效载体和渠道,及时加强沟通指导,在为青年自组织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过程中凝聚他们,引导广大青年自组织在借鉴中创新,推动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为“五个重庆”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乌鲁木齐市人口发展特点及居民分布的情况,提出与我市特定历史—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卫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模式。根据乌鲁木齐市的实际情况,对某些预测结果进行调整,以此为乌鲁木齐市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卫生人力资源中卫生技术人员为研究重点,采用流行病学的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以及卫生人力资源内部构成的特点、卫生人力资源的学历、职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均土地资源分别占国际平均水平的37%和33%。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197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1.7亿人,到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4.77%,相比于1978年提高了36.87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土地需求日益增大,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现象也相当普遍,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断上升,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保障农村居民的文化权益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农村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