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杠杆率调整的效应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之大势,不可逆转,应积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和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成果”。然而,自2008年全球爆发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陷入低谷,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互联网经济泡沫、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开始盛行、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相继出现、单边主义开始抬头,逆全球化思潮随之出现。为了抵御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众多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挽救经济颓势的政策。这些政策和手段对于稳定国家经济,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宏观经济环境中的政策不确定性。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货币、财政等经济政策,以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诚然,这些经济政策的出台对于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推动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发展方式向效率甚至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何时出台何种政策、这些政策包含哪些内容以及这些政策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很难进行确定;且政府制定政策所基于的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而导致存在一些不足;同时政策出台的频率过高的话容易导致经济市场发生紊乱,这些都可能加剧中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程度。由此可见,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深刻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同样引起重视的还有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根据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17),虽然中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整体可控,但是结构分布不均衡,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居民和政府杠杆率水平较为合理,然而非金融部门企业杠杆率却过高。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开始重视杠杆率过高这个问题,提出去杠杆的要求。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控制总杠杆率水平的前提下,将降低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作为降杠杆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又提出有结构地去杠杆,在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降杠杆的目标。因此,无论是政府出台经济政策的时机、内容、执行情况还是国家推行的“去杠杆”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都需要厘清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需不需要去杠杆、如何去杠杆、将杠杆降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杠杆率动态调整为研究对象,着重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企业杠杆率变动趋势分析:对中国企业杠杆率发展的时序变化及结构性特征进行了分析。(2)中国企业杠杆率及其结构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及其调整的影响及影响机理分析;(4)对企业杠杆率调整过程中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企业创新效应和企业债务风险效应进行了分析。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国际经济学模型分析法、演化博弈法以及实证研究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深入地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中国企业杠杆率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①在实体经济部门负债总规模中,中国非金融部门企业的负债规模最大,其系统性风险也相对较高。②与发达经济体国家的非金融部门企业债务情况相比,中国非金融部门企业的债务具有负担高、增长快的特点。③微观影响因素中:企业资产周转率、企业规模、非债务税盾、行业特点与企业杠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流动资产比率、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成长性与企业杠杆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宏观影响因素中:GDP增长速度与企业杠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美国实际利率和全球市场风险厌恶程度与企业杠杆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宏观经济变量既可以直接影响企业杠杆率也可以通过影响微观变量间接对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
  (2)中国非金融部门企业杠杆率结构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①大约以2008年前后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杠杆率)始终高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杠杆率);2008年之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杠杆率)的变化趋势开始出现背离,呈逆转的“剪刀差”形状。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地方政府稳增长压力是导致非金融部门企业杠杆率分化的主要原因,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二者关系也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机理分析。①经济政策不确性与企业杠杆率水平和杠杆率调整速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企业实际杠杆率和最优杠杆率偏离度呈显著的正向关系。②经济政策不确定通过等待期权渠道和金融市场摩擦渠道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水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企业不确定性规避渠道和金融中介不确定性规避渠道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水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了企业权益融资规模,且当股票价格被高估时,这种正向影响得到了加强。③企业投资、企业债务融资和企业股权融资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用于企业杠杆率的过程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杠杆率调整的效应分析。①企业杠杆率的提高对企业总资产回报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对企业净资产回报率产生了正向作用。考虑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杠杆率对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的负面影响,弱化了杠杆率对企业净资产报酬率的正向影响。②企业杠杆率的提高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呈倒“U”型形状,而对企业创新风险的影响呈正“U”型形状。并且这种关系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性质以及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异质性。考虑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强了杠杆率与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的倒“U”型关系,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加强了杠杆率与企业创新风险之间的正“U”型关系。③企业杠杆率的提高对企业债务风险也起到了正向作用,并且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短债长用”现象正向调节了杠杆率与债务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考虑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杠杆率对企业债务风险的正向作用。
  结合全文,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定创新:(1)现有文献对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化的时序和结构性特征进行了描述,但对于形成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杠杆率分化这种结构性特征的背后原因和机制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以2008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为背景,从地方政府稳增长压力和融资环境恶化两个角度探讨了2008年之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杠杆率分化的成因,同时还考虑了2008年之后不断上升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将宏观经济环境与微观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变化联系起来。(2)以往文献主要关注于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杠杆率(调整)关系的文献较少,且大多关注于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的静态影响,较少关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杠杆率的动态影响,而从企业投融资角度探讨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就更少。本文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出发,不仅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水平的影响,还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杠杆率调整速度以及实际杠杆率与最优杠杆率偏离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投资、企业融资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杠杆率关系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3)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于企业杠杆率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较少关注企业杠杆率及其调整过程中杠杆率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则以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背景,从企业绩效、企业创新和债务风险三个角度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杠杆率调整的企业绩效效应、企业创新效应和企业债务风险效应。同时不同于以往使用企业R&D投入或专利数量来衡量企业创新,本文从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风险三个维度衡量企业创新,不仅考虑了创新需要的投入以及创新成果,还考虑了创新风险。(4)本文以1998-2018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相关宏观经济变量,运用STATA15.0软件,对企业杠杆率及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及影响机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杠杆率动态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其他文献
I山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HEL家电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ResearchonCultivationofCoreCompetitivenessofHELHomeApplianceCompany研究生:杨倩指导教师:李霞副教授协助指导教师:学位类别:工商管理硕士专业领域
学位
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不断上涨的能源消耗速度,建筑业作为高能耗行业,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是实现我国建筑业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2016年《中国建筑业年鉴》数据显示,已竣工的公共建筑面积占已竣工既有建筑面积的20.93%,仅次于住宅建筑。不同于住宅建筑的是,公共建筑具有丰富的建筑功能和使用特性,其产生的能耗量占整个建筑行业总能耗的很大一部分,远超于住宅建筑,因此要实现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是一种引起人兽共患病的重要病原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引起人气性坏疽和人食物中毒、动物肠毒血症及坏死性肠炎,对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造成了很大困扰。本研究采集2个养殖场养殖环节及挤奶环节和1个屠宰场屠宰及分割环节的样品,通过分离鉴定产气荚膜梭菌,确定其血清型,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合法合规经营对于稳定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法律制度体系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尚未完善,公司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也损害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响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某些因素,为现代公司的有效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人脉、圈子所体现出的关系网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
学位
在异地创业过程中,合法性对于集群企业生存及发展是一种关键性的资源,合法性的获取至关重要,决定了企业能否名正言顺地在异地集群环境中“入乡随俗”甚至“反客为主”。在理论研究方面,集群企业社会嵌入与合法性获取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现有文献侧重对集群企业合法性获取的策略、战略等进行理论解释,尚未对合法性获取的完整路径进行具体阐释,且多数研究是基于静态的视角,集群企业合法性获取机理及其动态演化过程仍需进一步
学位
投资决策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高效率的投资活动不仅能影响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水平,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也能驱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是构成国家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不完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时常发生,导致企业的投资效率降低。从微观来看,企业的盈余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状况,其质量的提升能向市场传达更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有效减少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缓
学位
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企业内的委托代理问题一直存在,所以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一直是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但是,近年来的天价薪酬一直引发热议,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整体并不乐观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仍然居高不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生产领域重效率,分配领域重公平”的口号,指出了公平合理的分配收入有助于鼓励勤劳致富,增加全体人民的福祉。尽管政府对中国公平分配非常重视,同时也采取了诸如“限薪令”等措施来限制高管
学位
自中国审计行业诞生以来,审计质量一直是监管者关注的重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从2003年开始每年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执业质量检查,并在2011年改革执业质量检查制度以进一步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在监管者重点关注审计质量的背景下,近些年来仍然有不少审计失败案件发生,背后原因值得研究。财政部在2006年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并在2012年起广泛实施的新审计准则中对其进一步完善。理
2008年金融危机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金融化问题带到公众意识的前沿。“经济金融化”描述了过去数十年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部门规模和范围的扩张,金融部门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在微观层面表现为非金融公司金融化,即与资本性投资相比,非金融公司将更多资金用于金融投资,金融市场对非金融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不仅在宏观层面上改变了国家经济运行的环境,企业层面上也改
顾客品牌契合讲求的是顾客与品牌之间进行的良好互动并且共同创造顾客体验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而存在。顾客品牌契合在社交媒体营销中仍然是相当新颖的研究题材,它既可产生交易性价值也可衍生非交易性价值。配合服务营销热门的价值共创课题,在社交媒体运营的背景下,顾客品牌契合与价值共创具有共生性及相关性,受到实业界及学术界的关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从文献梳理来看,学者对于这两个课题已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