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兴经济体“第一梯队”的成员之一,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并且转型阶段,与之相伴的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法律制度也在日渐完善。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如政策歧视、市场准入限制等,这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民营企业会倾向于采用政治关联等非正式体制来改变自己的融资困境,寻求公司的持久长远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很多民营企业普遍有着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效率的提高。因此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能极大程度的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政治关联、债务融资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融资率、融资期限、融资成本三个方面,以相关数据作为支撑,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寻求政治关联的原因和方式以及建立政治关联会对企业的债权融资的三个方面产生哪些影响。文章中的实证研究以中国A股民营上市企业2011-2015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进行债权融资的比例更高;(2)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可以获得更长的债权融资期限;(3)比起没有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可以以较低的债权融资成本获得资金;(4)民营企业所处的省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越高,民营企业债权融资能力越强;(5)相比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处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政治关联对债权融资的影响更为显著。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研究了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债权融资的影响。在研究分析过程中,本文将债权融资细分为融资率、债权融资期限、企业债权融资成本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二,本文用民营企业的捐赠来衡量企业政治关联,用是否进行过政治捐赠来衡量是否有政治关联,用企业捐赠的累计年限来衡量政治关联的强度。这一定义范围较为具体,前人研究企业捐赠对融资影响的文章较少,本文以企业捐赠为视角,能突出政府对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的隐性要求。第三,本文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了金融市场化程度是否对债权融资的便利性产生影响,并且将金融市场化程度分为高低两类,研究在高低两种不同的金融市场化程度背景下,政治关联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的显著性是否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