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带着3D《阿凡达》在世界范围内疯狂捞取票房,用赤裸裸的金钱炫耀着3D技术的力量。2010年开创了3D电视元年,3D技术逐步地回归到电视节目制作中。虽然3D终端市场已经逐步成型并开始往传统终端市场渗透,但是由于制作3D视频的投资大,成本高,以及相关技术和实践的缺乏,用于3D电视、互联网、3D手机等3D小型播放终端播放的3D作品片源匮乏,片源匮乏反过来又制约3D终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降低3D的制作成本,为3D电视、互联网、3D手机提供可供播放的3D视频?小成本3D视频与3D电影相比有哪些异同?小成本3D视频的拍摄编辑又有哪些技巧?小成本3D视频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如何?本文在区别小成本3D视频和3D视频不同的基础之上,通过参考现行的3D电视技术指导意见和质量控制报告,对大量已有3D影视作品的分析归纳,分析已有3D视频和自拍小成本3D视频实例,寻求小成本3D拍摄制作的独特技术要求和制作关键技术,探寻小成本3D视频拍摄编辑的方法。本篇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小成本3D视频概述,在研究小成本3D视频拍摄编辑之前,首先要界定小成本3D视频的概念,通过与2D视频、3D电影的比较,总结小成本3D视频的特点,归纳小成本3D视频的定义,介绍小成本3D视频的原理,主要有立体视觉原理、立体显示技术原理、虚拟现实技术原理,并从文艺美学、技术美学和经济美学等方面探讨小成本3D视频的艺术性。第二部分主要探索小成本3D视频的拍摄,主要包括小成本3D视频的拍摄技术、适合小成本3D的拍摄题材、小成本3D视频的拍摄技巧等内容。小成本3D拍摄技术主要有双摄像机拍摄技术和摄录一体机拍摄技术,拍摄题材主要有非平民化题材、空间色调丰富的题材以及富含运动因素的题材,拍摄技巧主要从构图和场面调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第四节和第五节分别通过优秀视频案例《雨果》、《泰山》以及小成本3D试验片《泉城人家》具体分析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探索了小成本3D视频的后期编辑工作,包括小成本3D视频编辑软件的选择、3D编辑流程、小成本3D的编辑技巧,第四节以《国脉》为例,对其镜头组接手法和字幕制作方法进行分析,然后继续结合小成本3D试验片《泉城人家》对其后期编辑工作进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小成本3D视频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小成本3D视频的市场现状主要从片源、技术、价格和观看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小成本3D的未来发展趋势则从3D电视、3D互联网及手机等方面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