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其实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育因素,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忽视了美育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美育理论的发展,重点阐述了国内高中教育中美育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基于美育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设想。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结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美育的角度来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对美育以及教学模式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之后,重点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美育理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由此,本文提出了要建立美育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阐述美育理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指出建立这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根据美育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四个方面的表现,从学习环境的布置,教学目标的设置、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实现的条件、教学的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四个主要因素:学生、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通过学习环境美,目标导向美,挖掘内容美,方法手段美,评价机制美和教师自身美这六个部分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通过三个基于美育理论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的阐述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对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这一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后通过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基于美育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都有所提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也更好的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