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钻孔雷达天线仿真设计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钻孔探地雷达因其具有分辨率高、探测距离远以及结构简单的特点而被广泛研究,并且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石油探测、地质勘查、空洞探测等方面。
  钻孔雷达系统在对外进行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时是由钻孔雷达系统的天线来完成的,因此,天线性能的好坏对一个钻孔雷达系统性能的优劣有着重大影响,这就使得钻孔雷达天线的设计和相关的研究将是整个钻孔雷达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钻孔雷达天线的工作环境是在井下,并且天线需要套上抗压的天线罩,因此天线的直径受到孔眼大小的制约,致使天线的工作频率、工作带宽、增益、方向性以及辐射波形都将受到影响,很难达到全方面的优良特性。本文结合钻孔雷达天线的特点,采用了新型的超宽带天线加载技术,即Wu-King加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在天线外增加充填有吸波材料(铁氧体)的金属背腔来改善天线的定向性和宽频性能。
  本文设计的钻孔雷达天线为超宽带电阻加载偶极子天线,采用分布式的Wu-King加载方法,将多个集总电阻元件按照等对数间隔对称的加载到柱形的偶极子天线的两臂上,使得电流在沿天线传导的同时天线也在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加载电阻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了部分电磁能量,使得从天线末端反射的能量明显减小,从而使天线中的电流接近于行波,从而改善了天线的阻抗性能和宽频带性能并且减小了天线的长度。另外,通过对加载电阻的偶极子天线增加填充有特殊材料的金属背腔,可以进一步优化天线的性能,而且金属背腔还能起到一定的天线罩的作用。填充材料的选用方面,考虑了铁氧体材料的吸波特性及其与钻孔周围介质如石灰岩等的匹配关系,因此在本文的天线设计中选用铁氧体吸波材料作为衬底材料。
  文中分别设计了两种金属背腔的加载电阻偶极子天线,一种是矩形背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CST的优化设计,S参数在-10dB以下有两段带宽,分别是29MHz~38MHz和74MHz~600MHz,H面的半功率时域方向图±50.4°;另一种是柱形背腔,通过CST的优化设计,S参数在-10dB以下的带宽为34MHz~156MHz,达到了5倍频程的带宽,并且H面的半功率时域方向图±135°。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背腔的加载天线,我们可以看出,柱形背腔加载偶极子天线较之矩形背腔加载偶极子天线的工作频率要低,优势相对明显。
  
其他文献
文明寨油田是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重要的老油区之一,从1975年地震勘探开始至今历经近40年勘探开发历程,先后发现多套含油层系及多个含油构造,其较高的产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现在虽已处在高含水开发后期,但仍然是中原油田分公司重点关注的区块。该油田位于河南省清丰县和山东省莘县交界处,主要在山东省莘县境内;构造上是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次级构造中央隆起带北端的一个穹窿构造,主体是被两组走向NEE
研究工区位于西部凹陷西斜坡的中南部位,西起西斜坡下台阶,东至清水洼陷。西斜坡潜山仅在欢喜岭、齐家、杜家台山、胜利塘、曙光潜山预测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多集中在中、高潜山带上,而对于深层潜山及己探明潜山的内幕深层存在储量空白区,西部凹陷中南部古近系勘探程度较高,古近系有利目标寻找和落实的难度日益增大,而潜山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有利勘探面积大,西部凹陷中南部潜山层系多样,既有太古宇、元古界,又有中生界。油藏
学位
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中,油层产能评价占着十分重要地位,一方面它能评价并提高前期勘探的效果,另一方面它能为开发规划方案提供的一些基础数据。然而实现对储层产能进行定量、半定量的预测评价则仍处在探索阶段。目前,油层产能评价只能通过试油、试采数据或油藏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预测,还没有一套能够利用常规测井资料预测油层产能的成熟方法。以渗流力学为理论基础的试井分析是广泛适用的油层产能评价方法,但是试井存在成本相对
学位
潜江凹陷是江汉盆地位于中部的一个凹陷,亦是江汉盆地重要的产油层系。在对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地区的II油组白云岩储层段勘探开发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沟地区新下Ⅱ油组致密油资源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由于前期对于潜江凹陷新下Ⅱ油组的勘探重点在中部和北部,南部地区的勘探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本论文以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地区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岩芯观测、薄片鉴定,综合、系统地对研究区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地层
学位
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分布广泛,在横向上连片发育,分布面积广,砂体垂向上呈透镜状,一般在1~5米之间,砂体在垂向上具有由细到粗的反韵律或均质韵律。  席状砂分选磨圆好,平面的分布比较稳定,油藏的油气充注量高,但砂体厚度小,使其动用程度低,缺乏开发经验。  稠油具有高粘度、高密度、高胶质与沥青、少轻质馏分的特性,开采的主要技术思路是降低粘度,减小流动阻力及增大油层的泄油面积。对于薄层状席状砂稠油油层,注水
学位
新沟油田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南部地区,靠近总口向斜南部的继承性古斜坡上的新沟断垒带内,新沟咀组下段为江汉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层之一,凹陷南部具有较大勘探潜力,但针对其区域基础地质研究、岩性岩相展布规律、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利储层空间预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是对南部地区的致密油富集规律的认识还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南部地区的勘探步伐。  本论文主要是以石油地质
学位
世界上一半的油气资源都储集在碳酸盐岩中,从而使得湖相碳酸盐岩研究在陆相含油气盆地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开展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详细调研的基础上,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数理统计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资料,对潜江凹陷南部新购地区
学位
由于受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成功经验的启示,中国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页岩气这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并使其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油气资源研究的热点领域。当前,中国页岩气研究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依据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构造背景,以及国内页岩气与北美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要成功实现大规模页岩气开发和生产并非易事。  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赋存方式较多,储层岩石成分复杂,有机质类型丰度变化较大,非均质性较强,孔隙空
学位
现如今因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与日俱增,常规油气资源将逐渐难以满足国际能源需求量。为此非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中的一种,具有含气面积广泛、资源量大、生产寿命长、产量稳定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全球勘探开发的热点方向。但因页岩气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以及自生自储等特点,加之页岩气藏与常规气藏相比,成藏机理与演化分布等方面都与常规气藏有着明显的区别,
学位
石油工业的演化发展将经历常规油气突破、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重、非常规油气发展等三个阶段。1934年McCollough提出“圈闭学说”标志着常规油气地质理论形成,而二十世纪末期Schmoker等人提出的“连续型油气聚集”则为非常规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广义上非常规是指传统技术无法获得自然工业产量、需要新技术来改善储层渗透率或粘度以实现其商业开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