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沟地区新下Ⅱ油组沉积特征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an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江凹陷是江汉盆地位于中部的一个凹陷,亦是江汉盆地重要的产油层系。在对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地区的II油组白云岩储层段勘探开发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沟地区新下Ⅱ油组致密油资源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由于前期对于潜江凹陷新下Ⅱ油组的勘探重点在中部和北部,南部地区的勘探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本论文以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地区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岩芯观测、薄片鉴定,综合、系统地对研究区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地层进行了对比与划分,通过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和岩相组合特征,识别出多种亚相及其微相,以此基础展开对单井沉积相以及连井剖面相的研究,划分了沉积相展布和沉积相分布主控因素影响的范围,并建立了相模式,结合白云岩成因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预测有利相带和优势区块分布的空间位置。
  新沟地区Ⅱ油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与薄层泥岩互层的白云岩,砂岩颇为罕见,仅在研究区更北部靠近物源的区域有部分发育。依据岩相在纵向上的组合特征,以及在横向上连井沉积剖面的展布特征,认为本区主要发育有浅湖砂坝、湖坪以及局限洼地亚相类型,其中浅湖砂坝因为新沟地区远离北部主要物源补给区,造成该亚相在研究区极少发育;湖坪亚相分布于浅湖区内地势相对较高的部位,位于枯水期最低水位线与正常浪基面之间的地带,水体较浅,可进一步细分为泥坪微相和云坪微相;局限洼地亚相是指浅湖区内,湖坪之间地势相对低洼且范围不太大的湖底区域,通常处于正常浪基面之F,除风暴潮等特殊天气影响,基本不受波浪的影响,分为泥质洼地、云质洼地两个微相类型。
  通过展开对矿物岩石特征、阴极发光特征、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前人对湖相白云岩成因的总结,认为只有准同生阶段的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才更能解释研究区白云岩的沉积特点。所取部分白云岩样品在扫描电镜下均能见石膏和盐岩等蒸发岩类矿物,一般与白云岩共生产出,而不是充填于裂缝、粒问孔隙或溶蚀孔隙中。本区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主要表现为橘黄色和橘红色两种类型,属于早期埋藏成因的特征。运用X衍射对本区白云岩的有序度进行研究,发现其有序度普遍偏低,结合国内其他区域湖相白云岩的有序度值也偏低的特征,推测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中国陆相断陷湖盆所沉积的白云岩普遍形成时代较晚,所经历的地质历史时期较短,改造活动作用不强烈。②湖相白云岩一般粒度较细,以泥晶为主,结构极为致密,使得成岩末期或者后生期外来的富镁流体很难与之大规模接触,因此较难发生多期次的大规模的白云石化作用使有序度升高。本区白云岩碳酸钙的摩尔分数较高,结合其与白云岩有序度较低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本区白云岩形成于温度较低且成核结晶速度较快的成岩环境中。通过对本区白云岩碳氧同位素进行研究发现,本区白云岩δ13值偏负而δ18O值偏正,与阴极发光和有序度的实验和计算结果相对应,可以推断新沟地区白云岩形成于水体较为闭塞,蒸发量大,矿化度高的湖泊环境中;以低温、浅埋藏成因为主,具有准同生期白云岩化特征。本区白云岩通过扫描电镜也观察到大量晶型完好但规模极小的微晶白云岩和有序度较高推测为成岩阶段埋藏作用形成的白云岩,但其均只能作为本区的一种地质现象,不能解释本区大规模白云岩的成因。
  通过对岩心、钻井资料、扫描电镜和岩石物性等数据的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陆屑泥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三种岩性类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其中陆屑泥晶白云岩主要形成于云坪环境中,物性最好,其晶间孔、溶蚀孔十分发育,溶蚀裂缝较为发育,孔渗性好;泥晶白云岩主要发育于云坪及云质洼地环境中,孔隙类型主要有晶间孔、溶蚀孔和铸模孔,而溶蚀缝不发育,其溶蚀孔和铸模孔一般被微晶白云岩所充填,物性次于陆屑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主要出现于云质洼地和泥质洼地的沉积环境中,其孔隙类型以晶间孔和溶蚀孔为主,白云石晶体之间常充填呈片丝状的伊利石,是物性三者最差的。
  综合岩心观察、相对古地貌、油气显示分布特征以及研究的其他成果,得出的结论是在本区中云坪沉积环境中所形成的白云岩储层含油气性最好,可作为研究区有利储集相带;而云质洼地沉积环境中所形成的白云岩储层物性差,含油气性显示较差,不能作为有利的储集相带。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已经发现并开始勘探的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富集区之一。经过多年勘探发现,苏里格气田的主力含气、产气区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以及陕西省榆林地区定边县境内,区内多为沙漠化草滩,地面海拨在1250m至1350m范围内。此次研究区为苏里格气田中区苏5、苏20区块,位于哈罕兔庙、陶利以北,乌审旗西北,区域构造上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部
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总面积占国±4%,近几年来陕北斜坡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勘探开发的区域,目前发现的苏里格气田就在陕北斜坡的北部,含气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其中苏里格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是石油、天然气的主力产气层之一。本次论文研究区域为苏里格气田中部的苏14、桃7区块,面积约为1.3×103km2。苏里格气田各单位及众多院校和多家研究单位,在基础地层划分标准上不统一。桃7区块为合作
学位
碳酸盐岩储集层是天然气的良好富集体,其中次生孔隙是油气的重要储渗空间。加上裂缝和孔洞之间是相互连通的,增加了油气的流动性,储层的渗透性增强,使裂缝的预测难度加大,裂缝是由各种外来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易受到多种外界环境的干扰,另外裂缝存在的地层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提高了对裂缝研究的难度。  PG油气田是国内较大的油气田,该地区有较多的储层类型,岩相在不同地区也不相同,该地区的基质孔隙度较低。这些因素导
学位
L油田在开发过程存在油井水淹严重、注入水锥进方向不均一,水驱波及系数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部分油井开始投产就见水,油井产量低和产能低,油井的产量下降。为了抑制含水上升,减缓产量递减,迫切需要对地区的油藏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水淹与储层关系,建立L油田水淹层的定性识别方法、定量解释标准以及水淹锥进方式与储层关系的判别模式,进而对新开发井储层的水淹状况进行快速判断。找出油藏水淹的规律以及剩余油分布特性
王集油田构造位置处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的中部,构造复杂,总体上为向东南倾没且形态较为宽缓的鼻状构造,区域内发育北东向和北北东向9条正断层,整个区域在构造格局上形成了西南逐渐向东北抬升的断阶构造。  王集油田是1977年开始勘探开发工作的复杂断块油藏,1990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目前采用的是不规则井网注水开发,含水率高达94.7%,高含水期阶段纵向和平面非均质严重,层间矛盾更加突出,没有动用的剩余油
学位
在最近的几年里,石油的消耗总量逐年增加,低渗透储层油气藏在整个油田的石油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水力压裂可以改造地层结构,在原本封闭的储层和井筒之间压裂出一条新的裂缝作为流体的新通道。此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低渗透储层油气藏的出油量,在当前的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充当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水力压裂施工的同时,需要使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观测压裂过程中地层裂缝的空间图像,并对水力压裂的压裂效果做出符合实际
三维地质建模是指在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资料和各种解释结果或者概念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的三维定量随机模型。因此地质建模是一个涉及地质学、数据信息分析、计算科学的交叉性的,或者说是一个整合各种学科的手段。这样建立的地质模型汇总了各种信息和解释结果。所以是否了解各种输入数据信息的优势和不足是合理整合这些数据的关键。储层一般都会有多尺度上的非均质性和连续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
学位
文明寨油田是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重要的老油区之一,从1975年地震勘探开始至今历经近40年勘探开发历程,先后发现多套含油层系及多个含油构造,其较高的产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现在虽已处在高含水开发后期,但仍然是中原油田分公司重点关注的区块。该油田位于河南省清丰县和山东省莘县交界处,主要在山东省莘县境内;构造上是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次级构造中央隆起带北端的一个穹窿构造,主体是被两组走向NEE
研究工区位于西部凹陷西斜坡的中南部位,西起西斜坡下台阶,东至清水洼陷。西斜坡潜山仅在欢喜岭、齐家、杜家台山、胜利塘、曙光潜山预测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多集中在中、高潜山带上,而对于深层潜山及己探明潜山的内幕深层存在储量空白区,西部凹陷中南部古近系勘探程度较高,古近系有利目标寻找和落实的难度日益增大,而潜山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有利勘探面积大,西部凹陷中南部潜山层系多样,既有太古宇、元古界,又有中生界。油藏
学位
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中,油层产能评价占着十分重要地位,一方面它能评价并提高前期勘探的效果,另一方面它能为开发规划方案提供的一些基础数据。然而实现对储层产能进行定量、半定量的预测评价则仍处在探索阶段。目前,油层产能评价只能通过试油、试采数据或油藏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预测,还没有一套能够利用常规测井资料预测油层产能的成熟方法。以渗流力学为理论基础的试井分析是广泛适用的油层产能评价方法,但是试井存在成本相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