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法律规定,国有资产属于全体公民所有,政府为了履行公共职能而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各级人大代表全体公民享有对政府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权利。2017年党中央出台了《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的意见》,并通过审议正式建立了此项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加强了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职能,强化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与治理。太原市于2017年安排部署全市政府资产报告试点工作,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尤其最近几年,在国家建设节约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推动下,资产管理模式也在逐渐改进,国有资产更加透明。但是目前国有资产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建设创新型政府,廉洁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规范和实证分析,对太原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目前太原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国有资产存量情况不准确、资产清查不实、产权不明,国有资产配置不均且使用效率低,国有资产管理在日常核算、盘点、保管、出租出借等基础工作中的违规行为普遍,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等突出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完善新形势下太原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是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在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严格实施;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资产清查程序;四是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实现国有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五是创新管理模式,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扩建信息网络共享平台等,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