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与寻求——《大海》的文化隐喻阐释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inet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遵循隐喻(文本的实体)与文化(文本的内涵)的关系,运用文化隐喻批评理论,分析了兰斯顿·休斯的自传《大海》里所透视出的丰富的文化意象。人类文明总是在一种困境中挣扎,而文化的相互沟通与交融更是在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品质。意识到文化危机是每一个关注人类远景者的责任。兰斯顿·休斯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一生在致力倡导美国多元文化。并批评了导致这种破坏的思想渊源----白人文化中心主义。他从关注美国黑人文化的命运出发,为我们展现了他的多元文化观。美国及整个世界面临的文化冲突与危机,也正是作者所关注的。  休斯是现代美国杰出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的创作体裁十分广泛,囊括了诗歌、小说、戏剧、短篇故事等多种文学样式。他的作品怀着极大的同情描写美国黑人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抨击白人种族歧视现象,唤起黑人民众的觉悟和自豪感。本论文将通过对休斯的自传《大海》的文化隐喻分析,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他的这种多元文化观。简言之,以隐喻之表象,展现文化之诉求。  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扼要介绍兰斯顿·休斯的生平及其创作,从总体上把握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其次是兰斯顿休斯自传《大海》的介绍,再者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是文献回顾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兰斯顿休斯多元文化观的发展。然后重点梳理了对其作品《大海》的最新研究。透视了其作品中对种族歧视、身份、以及美国黑人文化命运的关注。最后阐述他的多元文化观。  第三章文化隐喻批评,这一部分从介绍隐喻的研究开始,详细梳理了隐喻的研究的成果。指出隐喻研究多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展开的,而本文对隐喻的探讨是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入手。在本文中隐喻和文化的关系就是一种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文章正是通过隐喻这一桥梁来进行文化的阐发。呈现出休斯对美国文化的解构。  第四章基于文化隐喻批评理论来透视在兰斯顿·休斯的自传《大海》中的隐喻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第一部分是对文本的标题“大海”进行文化隐喻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基于情节的文化隐喻分析;第三部分对小说中特定的场所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部分是对人物所隐喻的文化分析。这一章以隐喻为中轴,力图探求《大海》里丰富的文化内涵:指出《大海》不仅仅是兰斯顿·休斯的一部成长史,更是一部美国社会文化冲突的演变史。文本中兰斯顿·休斯处处透露出他对美国文化的一种彷徨与寻求。在彷徨中寻求,在寻求中彷徨。通过文化隐喻的分析,本文指出:休斯在解构美国文化的同时更是要建立一种多元文化,追求白人文化和黑人文化的平等,即追求文化的和谐。  最后结论部分通过以上分析,指出休斯不仅透露出他对美国文化的一种反拨—白人文化中心主义,同时也表现出对美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一种积极态度。最后指出建立多元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建构和谐的多元文化即是文化演进的姿态,更是人类文明相互推进的姿态。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口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相比于笔译研究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评论界对于这部小说的本质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人把它视作赫胥黎对未来工业文明的预言;部分认为它是赫胥黎对当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市场出现了多种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业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加剧,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出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各国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作为承载民族文化的媒介,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其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