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喻是在每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中形成的,这决定了其高度的文化附着性。正因如此,引喻在翻译当中一直被认为是一大难点。由于中英引喻在其形成和发展当中存在许多不同,译者们便在不断地努力寻找合适的翻译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的观点,这就使得各种讨论很难以达成共识。
自从Sperber和Wilson提出关联理论,便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受其启发,Gutt将其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来,形成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试图从关联翻译的角度研究英语引喻的翻译,并将关联理论应用到英语引喻的识别和翻译当中来。
在关联理论中,人类的交流是一个明示-交际的过程,它包括了发话者发出明示话语以及受话者推理出发话者的意图。从这一观点出发,翻译可以被视为一个双重的明示-交际过程。应用到引喻翻译中,译者要识别出原文中的引喻并对其隐含意义做出正确的推理。这在本文中被认为合理翻译引喻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译者没有做到这一点,在翻译过程中将很容易造成关联断裂,导致许多不良后果。
在识别出原文中的引喻之后,译者要做的就是将其译入目标语,这便是双重明示.交际过程的第二步。作者将关联理论应用到引喻翻译当中,提出了两条如下翻译准则:
1.在不需要目标语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努力的情况下,翻译带给目标语读者的效果跟原文带给源语读者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或者至少是相似的。
2.翻译应该努力保留原文引喻当中包含的特有的文化元素,同时,翻译也要努力与目标语以及目标语读者的文化相融合。
在这两条准则的指导之下,本文重点讨论了引喻识别和翻译的过程和步骤。作者希望本文能够为引喻翻译的研究做出一点微微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