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已成为语篇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候仪(1991)在哈桑的词汇和谐理论(1984),Winter的重现替代关系理论(1974)以及Phillips的远距离衔接组织理论(1979)基础上发展了词汇衔接模式理论。在此模式中,词汇衔接分为简单词汇重复,复杂词汇重复,简单词汇转释,复杂词汇转释,替代,互指,省略等。通过研究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中心句和边缘句被归纳出来,稍加修改可以形成连贯的语篇。
本文以词汇衔接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六篇旅游景点介绍(三篇为中文,另三篇为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文和英文在词汇衔接模式上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2.中文和英文在景点介绍中都是用较多的简单重复,最少使用省略。3.英文景点介绍中使用更多的复杂词汇重复,简单词汇转释,以及互指,中文使用更多的简单词汇重复。4.由于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文里含有少量信息但文辞优美的边缘句在英译文中常被省略。
本文随后对造成这些不同点的原因予以解释。指出由于中英文两种不同语言的差异和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了两种语言中词汇衔接模式的差异。首先,中文重意合,英文重形合。因而中文文本中常常重视逻辑关系的意义,而英文重形合,因而用到更多的连接词语来让文本流畅,易于阅读。这就解释为什么在语料中中文的简单词汇重复和省略现象较多的原因。其次,由于英文文字历史发展的原因,英文中近义词较中文多。这也是为什么英文文本中出现大量的简单词汇转释的原因。再次,英文是屈折语,中文是孤立语。在英文中,大量词汇是屈折词汇,由不同的词缀构成。而中文的词缀相对较少。这解释了为什么语料中英文的复杂重复较多。最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则是导致边缘句在中译英过程中省略了。
本研究认为词汇衔接模式的对比研究对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从更多角度来研究更多题材的语篇,以期完善中.英文语言功能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