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奥运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不仅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而且成为当今世界影响巨大而深远的一项全球性的体育文化活动。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北京市民的健康意识和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群众体育需求在消费、生活和精神多层面上呈现大幅度增长,北京市群众篮球运动得到了积极的开展。为了探究第29届奥运会对北京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国民体育价值观、经济、群众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以及篮球产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以上几方面的内容与群众篮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中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16—25岁年龄段,大学和高中文化人群居多,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奥运会之后,参与人数有了明显增长,增加人数以青少年和中年人居多。2、参与者的活动场地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公共篮球场;锻炼时间一般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的下午,每周两次;篮球消费以实物型为主,处于较高水平。奥运会之后场地设施、活动时间、消费水平都有所增长。3、第29届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国民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它促进了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有利于群众篮球基础的扩大;奥运会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助力器,为北京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4、奥运会后北京市加大了对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与“学区体育”相结合,着重解决群众篮球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发挥社区体育的特点,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到群众篮球运动中来。第29届奥运会对北京市群众篮球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研究根据北京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以及奥运会对相关因素的影响,建议积极利用奥运会契机加强媒体的舆论宣传,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出远景的发展规划,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建设公共篮球场地,积极发展“学区体育”模式,切实利用学校场地资源,促进北京市群众篮球运动更好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