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管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成分期望损失视角的方法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以风险识别、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为主线,首先对资管行业主要金融风险源进行了现状描述,并对行业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了测度排序;其次,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资管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完整的假设检验;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资管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近五年来,资产管理业务作为一种典型的跨行业和跨市场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各行业金融机构均参与其中,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与之对应的是,资管机构间业务和产品的混同与嵌套现象日益深化,资管产品资金池模式造成刚性兑付和期限错配等现象日益严峻,系统性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基于行业风险现状,提出了4个待检验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4类资管行业风险特性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的识别工作通过成分期望损失模型(CES模型)来完成,即在上市金融机构样本内对银行、信托、证券和保险等行业中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进行量化识别,并对其进行排序。测度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系统重要性>证券公司的系统重要性>信托公司的系统重要性。而在商业银行中,国有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股份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区域性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比CES模型和MES模型、SRISK模型等类似模型的测度结果,本文保证了CES模型的适用性和稳健性,为实证模型奠定了基础。
  在资管行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完成后,本文利用面板回归、时间序列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影响我国各资管机构系统重要性的因素,利用3个回归模型多层次多维度分析资管行业风险特性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混业经营风险因素对资管行业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具有放大作用;同业交叉风险因素行业整体系统性风险有放大作用;资管产品刚性兑付对资管行业产生了一定的风险外溢效应。从实证结果来看,证券资管和通道经纪业务近几年的过快增长、银信合作等通道业务加剧风险传递以及资管产品隐性刚性兑付等现象都得到了合理验证。
  在完整的假设检验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目前的监管框架和体制,尤其是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及其后续配套的最新监管政策细则,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为有力应对混业经营模式、隐性刚性兑付和同业交叉风险等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监管机构应坚持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的制度理念,加快统一大资管行业监管标准,同时加强对资管行业同业嵌套和通道业务的监管力度并强化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
  在研究创新上,本文将CES模型与资产管理行业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相结合,并针对行业风险特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和资产管理行业重大风险研究的有机结合,具有新颖的研究视角,同时得出了有力的实证证据,这是本文研究内容的主要创新之处。在研究不足上,主要在于虽然CES模型在测度风险水平时同时有效捕捉到了金融机构太关联而不能倒(TITF)和太大而不能倒(TBTF)的特性,但其主要依赖公开市场数据,在风险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固有缺陷。
其他文献
城镇化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城镇建设用地是城镇人口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因此城镇建设用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在利用城镇建设用地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紧缺,从而促使人地矛盾彰显;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利用,利用结构不合理等情况比比皆是,因此进行城镇建设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和资源在城市的聚集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和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盘活宅基地资源,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为盘活宅基地资源,拓展宅基地资产功能和经营功能,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  本文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背景,在界定宅基地不同权利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004年至2020年,中共中央连续17年通过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聚焦“三农”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当前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关注。而土地作为农业经济生产中农民最看重的生产资料,对于有效解决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下,为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集约化利用以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当前,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如何认识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有着其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和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两大理论视角,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从现存的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出发,利用规范研究方法归纳出我国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同步性、近年来我国毕业后未工作人员在城镇失业人
学位
精准医疗与现代医疗相比,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随着各国对精准医疗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全球精准医疗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基因测序作为精准医疗的基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医疗应用服务是目前活跃度较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部分,涉及无创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等诸多领域。同时,基因测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微生物等其他领域,将为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重大变革。  基因测序行业广阔的市场
学位
近些年,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的社会养老负担逐年增加,未来基本养老存在巨大的支付缺口。企业年金作为社会养老和职工养老的重要补充,是适应社会人口结构变化和促进公平分配的客观需要。企业年金除了起到储蓄的作用,而且可以产生可观的投资收益,企业年金能够调动企业及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企业年金的投资规模,获得规模化的效应;同时,较高的投资收益不仅可以改善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增强青年员工对企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全球化与市场化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多元化,甚至全球化,中游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通过整合供应链与产业链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涉及到货物供应链、物流运输供应链、信息供应链、资金供应链、技术供应链等管理内容,其中,供应商是货物、运输、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载体,供应商的选择、管
学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尤其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推动下,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一直呈高速增长。而非洲作为世界第二大洲,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随着政治经济日趋稳定,投资价值不容忽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受到东道国市场、资源、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并且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影响因素也并不相同。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全面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历史与
学位
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Solow,1957)。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我国产业转型和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此可知,高效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保障我国产业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受多种投入要素影响,而资金是最具决定性的投入要素,主要来源于内部现金流和外部融资资金,企业作为资金净需求者,难以持续依靠自有资金开展技
学位
在金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转型,大力拓展非利息收入。在我国,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汇兑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其他非利息收入。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有助于提高经营绩效,但部分文献发现我国中小银行的现实情况却与此理论相悖,因此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选取招商银行作为发展非利息收入的成功案例对其进行分析,以使其他中小上市银行发现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