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泻心汤调控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泻心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胰岛素、炎症因子及胰腺PI3K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探讨泻心汤对胃肠湿热型T2DM大鼠的炎症因子与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对泻心汤干预该信号通路的机制进行研究。
  方法:购买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72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进行喂养,经喂养8周后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mg/kg)腹腔注射,建立2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换用普通饲料喂养,同时给予200g/L蜂蜜水自由饮用,并按大鼠体重灌服油脂10g/kg和白酒10ml/kg,油脂与白酒隔日交替给予,共10天。然后放入温度32±2℃,相对湿度为95%的人工气候箱中,共5天。建立胃肠湿热型T2DM胰岛素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泻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使用药物或蒸馏水灌胃6周,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显微镜下观察6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IRS-1、PI3K-P85、AKT蛋白含量的表达。
  结果1.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而建立的中医胃肠湿热型的SD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指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泻心汤高、中、低及二甲双胍剂量组剂量组SD大鼠空腹血糖、FINS、IRI降低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泻心汤中、低及二甲双胍剂量组比较,泻心汤高剂量组降低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泻心汤对胃肠湿热型T2DM大鼠的胰腺组织的影响,通过HE染色结果发现,大鼠胰腺组织中的胰岛边界相对清晰且相对完整,β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形态可,未见肿胀及坏死。4.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泻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及二甲双胍剂量组SD大鼠TC、TG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泻心汤高剂量组作用优于中、低及二甲双胍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泻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及二甲双胍剂量组SD大鼠TNF-a、IL-6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泻心汤高剂量组作用优于中、低及二甲双胍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后,泻心汤高剂量组和中、低及二甲双胍剂量组SD大鼠胰腺组织IRS-1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中、低及二甲双胍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7.治疗后,泻心汤高剂量组SD大鼠胰腺组织PI3Kp85、akt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中、低及二甲双胍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1)泻心汤能够调节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
  (2)泻心汤能够降低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减轻炎症反应。(3)泻心汤改善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炎性反应,干预IRS-1/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IGF-I介导的mTOR/PKB信号通路在调控骨骼肌出生后的肥大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CaN/NFATc1信号通路可以调控出生后肌纤维类型转化,促进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转化,从而提高了氧化型纤维的比例并促使猪肉品质更加优良。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在四月龄中外猪种(大白猪、梅山猪)背最长肌中鉴定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为基础,着重考虑其在生后骨骼肌发育中的生理功能及在上述通路中的作用,一方面从
学位
目的:  本文拟以失眠患者为对象,以神经影像学为平台,通过健脑安神针刺法治疗,以尾状核为种子区,观察基于尾状核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以此探讨本方法治疗失眠的神经影像学机理。  方法:  本研究共招募志愿者58例,失眠治疗组29例,在招募到失眠患者之后,再招募与治疗组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9例。治疗组每天针刺治疗一次,10天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两个疗程后共
目的:观察“嗅三针”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滴鼻建立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  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嗅三针组(XSZ)、左旋多巴组(L-DOPA)各10只。空白组小鼠两侧鼻孔滴入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均以脂多糖滴鼻。两侧鼻孔各滴5μL,2次/d,持续滴3
学位
目的:  考察在坐骨神经损伤再生修复过程中,电针对实验性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轴突再生修复因子Cdc42、Rac1、RhoA表达变化的影响及神经功能的改善状况,探讨电针促进坐骨神经损伤轴突再生修复的可能性机制,为临床应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疾病,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提供有力科学的依据。  方法:  将120只清洁级别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4组,分三个疗程,每疗程
学位
目的:  探讨“通调针法”电针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可能机理。  方法:  将48只健康雌性SD大鼠,进行适应性喂养一周后,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4组各12只。各模型组大鼠以雌二醇联用黄体酮造模法持续肌注30日;空白对照组以0.9%NaCl溶液持续肌注30日,以完成造模及干预对照。造模结束当日根据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乳头高度、直径的变化,在确定造模成功后,开始治疗。空
学位
目的:基于“少阳主枢”理论基础,观察通利枢机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中运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以及科学依据。  方法:将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中风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黛力新治疗,每天早、中各1次,1片/次,连续治疗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通利枢机针刺法治疗,取穴:风池、阳陵泉、绝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通络益肾方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足细胞自噬异常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该方能否通过改善足细胞自噬,减轻足细胞损伤,维持足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发挥肾保护机制,为该方防治DN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确定通络益肾方干预剂量。SD雄性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通络益肾方水煎液(高、中、低)灌胃,制备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检测足细胞凋亡情况,最终确定大鼠灌胃剂量为通络益肾方中剂量(2
目的:  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篇医案的核心药物和证型进行收录并提炼,进行关联性研究,从而挖掘和探讨叶氏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分析归纳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咳嗽的学术思想,将其继承发展,运用于现今的临床研究中,为中医理论及中医诊疗体系提供依据和思路。  方法:  将《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病篇中的医案进行收集记录,分别整理其证型、方药,建立Excel数据库,将其导入SPSS2
目的:对194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相关文献和科研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梳理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诊疗理论发展历程,搭建慢性乙型肝炎诊疗理论框架,提炼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的新理论及新观点。  方法:检索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论著,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筛选,对合格文献进行研读。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194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检索数据库以中国知网为主,万方、维普
目的:观察通浊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基本生理情况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验证“通浊降脂汤”的有效性;并与传统健脾化痰的治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证明“通浊降脂”理论的可行性;研究高脂血症与PCSK9、LDL-R蛋白表达间的关系,以及通浊降脂汤对肝脏细胞中PCSK9、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究“通浊降脂汤”的作用靶点及起效机制。  方法:采用高脂奶粉代替饮用水的方法造模28天后开始药物干预;药物分别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