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盘大考下,整体而言我国应急物资有着强劲的持续供给能力,这正是得益于我国应急产业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下,我国应急产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而应急产业发展目标、市场需求以及产品类型的特殊性决定了应急产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干预。应急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干预应急产业的重要文本记录,研究其规律、脉络和适当性对我国应急产业政策的不断修正和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以国家干预为研究视角,首先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性分析,构建了应急产业政策的X政策类型-Y政策功能-Z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其中X轴以Howlett和Ramesh的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Y轴以应急产业政策功能为基础,Z轴表示政策力度;其次遴选2007-2020年国家层面应急产业相关政策文本39份作为样本,编码提取了520项政策分析单元,并将其进行[X政策类型-Y政策功能-Z政策力度]三维数据分析。最后将Linder政策工具选择模型引入分析框架中,深化了三维政策分析框架的深度,将数理分类统计层面的研究延伸到政策文本适当性评价层面,对政策文本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从政策类型来看,我国应急产业政策偏好强制型政策和综合型政策;从政策功能来看,我国应急产业政策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组织功能-HOW”(47.69%)上,对解决发展应急产业要怎么做的问题十分重视,而在“布局功能-WHERE”“结构功能-WHAT”“技术功能-WAY”方面关注较弱,政策功能存在失衡的现象;从三维分析结果与Linder模型选择对比来看,我国应急产业部分政策文本在具有一定的适当性,不仅能够提高政策的效率,还能够发挥市场的活力;但在强力度的政府部门为实现产业政策的技术功能和弱力度的政府部门为实现产业政策的组织功能时制定的政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当性。应急产业政策的制定需结合政策发布主体的层级和政策功能进行合理考量,适度选择。
本研究利用[X政策类型-Y政策功能-Z政策力度]三维分析-评价框架对产业政策对应急产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治理过程中由谁、为实现怎样的价值理念、实施怎样的措施的问题,以期为应急产业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政策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本文以国家干预为研究视角,首先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性分析,构建了应急产业政策的X政策类型-Y政策功能-Z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其中X轴以Howlett和Ramesh的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Y轴以应急产业政策功能为基础,Z轴表示政策力度;其次遴选2007-2020年国家层面应急产业相关政策文本39份作为样本,编码提取了520项政策分析单元,并将其进行[X政策类型-Y政策功能-Z政策力度]三维数据分析。最后将Linder政策工具选择模型引入分析框架中,深化了三维政策分析框架的深度,将数理分类统计层面的研究延伸到政策文本适当性评价层面,对政策文本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从政策类型来看,我国应急产业政策偏好强制型政策和综合型政策;从政策功能来看,我国应急产业政策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组织功能-HOW”(47.69%)上,对解决发展应急产业要怎么做的问题十分重视,而在“布局功能-WHERE”“结构功能-WHAT”“技术功能-WAY”方面关注较弱,政策功能存在失衡的现象;从三维分析结果与Linder模型选择对比来看,我国应急产业部分政策文本在具有一定的适当性,不仅能够提高政策的效率,还能够发挥市场的活力;但在强力度的政府部门为实现产业政策的技术功能和弱力度的政府部门为实现产业政策的组织功能时制定的政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当性。应急产业政策的制定需结合政策发布主体的层级和政策功能进行合理考量,适度选择。
本研究利用[X政策类型-Y政策功能-Z政策力度]三维分析-评价框架对产业政策对应急产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治理过程中由谁、为实现怎样的价值理念、实施怎样的措施的问题,以期为应急产业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政策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