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通过检索已发表的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文献,对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为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2)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筋骨针疗法和毫针疗法两种治疗方案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以明确筋骨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方法:
(1)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万方、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阅读摘要及全文,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研究,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本研究的8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筋骨针组和毫针组,每组各40例,筋骨针组每7天治疗1次,毫针组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每次留针30min,两组均治疗4周(28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CSI痉挛指数评定量表、ADL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作为观察指标,采集与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后1个月的足踝部疼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下肢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领域的得分情况,对比分析组内和组间差异。
结果:
(1)共检索到536篇文献,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9篇文献,共1265例患者,经过Meta分析发现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在总有效率、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缓解痉挛程度、提高平衡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了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确切疗效。
(2)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后1个月,筋骨针组和毫针组患者的VAS评分、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分值、CSI痉挛指数、ADL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症状、体征;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筋骨针组治疗效果优于毫针组。
(3)总体疗效显示:筋骨针组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40例,治愈19例,显效16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毫针组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39例,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8%。
(4)依从性比较:研究过程中毫针组有1名患者因对毫针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中途退出,其余患者均完成了全部治疗及后期随访。
(5)安全性评价:两组在试验过程中均出现进针疼痛和皮下出血事件,根据安全性评价标准,两组安全等级为1-2级,表明两种治疗手段均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结论:
(1)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确切,还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2)筋骨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筋骨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毫针疗法,能有效减轻中风后足内翻足踝部疼痛程度及痉挛程度、提高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同时具有安全系数高、长期效应好、治疗频次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通过检索已发表的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文献,对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为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2)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筋骨针疗法和毫针疗法两种治疗方案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以明确筋骨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方法:
(1)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万方、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阅读摘要及全文,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研究,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本研究的8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筋骨针组和毫针组,每组各40例,筋骨针组每7天治疗1次,毫针组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每次留针30min,两组均治疗4周(28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CSI痉挛指数评定量表、ADL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作为观察指标,采集与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后1个月的足踝部疼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下肢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领域的得分情况,对比分析组内和组间差异。
结果:
(1)共检索到536篇文献,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9篇文献,共1265例患者,经过Meta分析发现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在总有效率、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缓解痉挛程度、提高平衡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了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确切疗效。
(2)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后1个月,筋骨针组和毫针组患者的VAS评分、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分值、CSI痉挛指数、ADL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症状、体征;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筋骨针组治疗效果优于毫针组。
(3)总体疗效显示:筋骨针组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40例,治愈19例,显效16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毫针组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39例,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8%。
(4)依从性比较:研究过程中毫针组有1名患者因对毫针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中途退出,其余患者均完成了全部治疗及后期随访。
(5)安全性评价:两组在试验过程中均出现进针疼痛和皮下出血事件,根据安全性评价标准,两组安全等级为1-2级,表明两种治疗手段均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结论:
(1)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确切,还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2)筋骨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筋骨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毫针疗法,能有效减轻中风后足内翻足踝部疼痛程度及痉挛程度、提高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同时具有安全系数高、长期效应好、治疗频次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