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医典》肺胀病用药、选穴规律的文献数据挖掘及病例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检索工具,选取现存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医学著作,检索肺胀相关处方用药及选穴治疗信息,对方剂、药物、穴位等相关要素进行提取与统计分析,剖析其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并通过收集整理门诊COPD患者中医辨证论治的方药信息,分析和探索COPD患者在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古代医籍与现代临床中的肺胀治疗方药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肺胀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方法:
  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检索工具,分别以“肺胀”或者“肺气胀”作为关键词对文献进行检索,纳入含有以上关键词的条文,并去除检索所得的重复条文。以检索所得原文为基础,整理其中药物、方剂、穴位、针灸处方的相关信息,利用MicrosoftExcel2016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4.0、SPSSClementine12.0,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及因子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检索到的古代文献为基础,分析肺胀病的用药、选穴与组方规律。
  选取门诊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80例,其中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各40例。按照临床实际辨证结论给予中药治疗。记录中医辨证论治方药信息,利用MicrosoftExcel2016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4.0、SPSSClementine12.0,采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古代医籍与现代临床中的肺胀治疗方药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以表现二者之间的异同与内在逻辑,并互相印证。
  结果:
  1.共纳入中医文献101部。
  2.共得到原文1109条,经过排除重复内容,共得到肺胀用药、选穴等治疗相关条文217条。得到具有治疗肺胀功效的中药共39味,中药方剂258首,涉及中药261味,针灸处方7首,涉及穴位24个。
  3.药物性味归经频数统计:四气方面,以温性、寒性、平性药物为主;五味方面,以苦味、辛味、甘味药物为主;归经方面,以肺经、胃经、脾经为主。
  4.对药物进行关联性分析,共提取核心药对27对,核心药组73组,核心药团42项。
  5.通过因子分析,对药物进行归类,提取16个公因子,分别总结为:小青龙汤,清肺汤,四物汤,泻肺散,牛黄夺命丹,叶氏清膈丸,玉液散,麦门冬汤,消食化痰丸,以清热利湿润肺为主的药物,温肺桂枝汤,柴胡五味汤,喘急方,橘皮汤,清肺饮子,款冬花汤合白前汤。
  6.纳入的24个穴位中,所属经脉以肺经、肾经、膀胱经、任脉为主;所在部位以四肢、胸腹为主。
  7.纳入门诊肺胀病例80例,其中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各40例。稳定期涉及中药83味,急性加重期涉及中药60味,四气方面,均以温性、寒性、平性最为常用,急性期寒性药物占比多于稳定期。五味方面,均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归经方面,均以肺经、脾经、胃经为主。
  8.稳定期用药的关联性分析:共提取核心药对4对,核心药组18组,核心药团78项。急性加重期用药的关联性分析:共提取核心药对35对,核心药组45组,核心药团27项。
  结论:
  1治疗肺胀相关的方药、针灸信息除分布在本草类、方书类及针灸类典籍外,还广泛存在于医案类、医经类及综合性医书中。
  2肺胀病多从肺、脾、肾论治,其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古代医家在肺胀的治疗中多祛邪与扶正并用。
  3古代医家治疗肺胀重视寒温并用,温性药物与寒性药物在肺胀病的治疗中均具有重要地位。
  4古代医家治疗肺胀的方剂常以温化寒饮、清热化痰、宣肺降逆、止咳平喘、滋阴养血、补脾益肾等为主要治则。
  5现代临床COPD稳定期与急性期的治疗各有侧重,稳定期以温补扶正、调节宣降为主,急性期以寒凉清热、祛除实邪为主。其治疗法则与古代中医典籍的记载基本相符。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制作大鼠PLGC的动物模型,运用解毒化瘀法对PLGC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解毒化瘀法对PLGC大鼠Notch2及Jagged2的表达,探讨解毒化瘀法对PLGC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解毒化瘀法防治PLGC提供治疗思路与理论依据。  方法:首先将7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解毒化瘀组,并对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1周。除空白
目的: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多动停煎剂对拟多动症大鼠模型血清ALT、AST含量及肝脏病理切片影响的实验研究来进一步了解多动停药物安全性能,为多动停煎剂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选择50只雄性大鼠在相同的条件下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5组,分别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中药高剂量组(C组),中药中剂量组(D组),中药低剂量组(E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四组
目的:从臌胀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药、生活调摄等历史源流,基于数据挖掘常占杰主任医师益脾和血利水法治疗臌胀病的证治规律。  方法: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从先秦至近现代各时期医家论著,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景岳全书》等医学著作。对书中关于臌胀病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予以分析和探讨,总结历代先贤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收集2016年10月至20
学位
目的:观察强骨补肾方联合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在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就诊住院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强骨补肾方+PKP+抗骨质疏松药物)29例,B组(PKP+抗骨质疏松药物)31例,所有患者均应符合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观察两组患者于术前1天、术
目的:本实验运用“左旋肉碱+半量饮食+过度运动”方法造成大鼠过度瘦身状态,以不同阶段大鼠卵巢VEGFmRNA的表达及血清性激素的含量为切入点,论证过度瘦身对生殖功能的损害机制以及给予左归丸干预后的逆转效应。  方法:选取动情周期规律大鼠100只进入实验。随机选取20只作为空白组;选取符合运动训练大鼠60只,分为6组,每组10只。按A、B两组设置,A组为造模4周,B组为造模8周,造模A组又分为A1、
学位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PLGC的动物模型,使用基于解毒化瘀法为治则的解毒化瘀方对PLGC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探讨解毒化瘀方对PLGC大鼠Notch1及Jagged1蛋白的表达,以及解毒化瘀方关于PLGC的作用机制,为解毒化瘀方治疗PLGC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7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解毒化瘀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给予N-甲基-N
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影响因素下寻常痤疮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发病特点,完善寻常痤疮的中医辨证体系,为其辨证诊治及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依据,更是为寻常痤疮的预防和治疗积累临床资料。  方法:  通过对2017年12月~2019年01月在天津市长征医院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进行《痤疮发病情况调查表》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病例的性别、年龄、BMI、西医分级、分布部位等资料的特点以及与中医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采
学位
目的  1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对《千金方》中所载录的针灸单穴处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千金方》的针灸单穴处方的用穴规律和特点。  2结合《千金方》的单穴网络分析结果指导针灸临床实践。  方法  1阅读《千金方》,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包含病证、处方来源、章节、症状、腧穴组成的Excel单穴处方数据库。  2经过规范命名,删除重复条文,对单穴数据库精确分类后,分别建立符合网络分析条件的数据模型。  3运用
目的:  观察针药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气虚血瘀型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和缓解癌性疼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排列表将60名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其中治疗组采用针药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阿片类药物治疗。本研究选择的阿片类药物为盐酸羟考酮片(奥施康定)及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治疗组在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配合中药及针刺治疗。中药选择益气活血
目的:  李永成教授作为国家名老中医,在运用中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颇有心得,本文拟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其处方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总结遣方用药规律,挖掘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并为其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李永成教授门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有效病案150例,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方药等信息依次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版,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一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