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九宫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相应主观评分及客观血清炎性指标为依据,从主观及客观两个方面论证九宫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本次试验研究严格按照试验研究标准筛查病人入组:选择2020年06月01至2021年01月31日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材料。采用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并将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九宫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相应主观评分及客观血清炎性指标为依据,从主观及客观两个方面论证九宫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本次试验研究严格按照试验研究标准筛查病人入组:选择2020年06月01至2021年01月31日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材料。采用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并将患者遍号,分为治疗组(40例)为九宫针刀治疗和对照组(40例)为针灸针刺治疗基础治疗为(口服甲钴胺胶囊、指导腰背操锻炼)。整个疗程两组各脱落2例,最终参与临床治疗的患者两组各为38例。九宫针刀治疗每7天为半疗程,间隔7天后接后半疗程,共治疗2次,针灸针刺治疗每天1次,5天为半疗程,每5次间隔48小时后接后半个疗程,共治疗10次。主观评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7、14天、1月后回访的主观评分(VAS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进行评估。客观指标: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5天后的清晨空腹血,测定血清CRP、IL-6水平,采集记录时间应为相同时间点,收集整理上述主观、客观数据,通过分析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各项评分指标治疗前比较无统学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观察指标比较:(1)组内:两组各疗程VAS、ODI评分、血清CRP、IL-6含量均呈明显下降、各疗程JOA评分呈明显上升,各指标组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治疗第7天:对照组VAS评分优于治疗组,治疗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3<0.05,P=0.02<0.05),治疗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治疗第14、15天:治疗组VAS、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第14天治疗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第15天血清CRP、IL-6治疗治疗组明显组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1月后随访: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3.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4.7%、84.2%,疼痛反复方面:治疗组无疼痛反复、对照组出现2例,治疗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整体疗效更优(P=0.02<0.05)。结论:1.九宫针刀治疗LDH总体疗效优于针灸针刺治疗。2.治疗前期在缓解疼痛方面针灸针刺治疗优于九宫针刀疗法,中后期后期九宫针刀治疗缓解疼痛优于针灸针刺治疗。3.九宫针刀对于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活动、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反应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特别是中远期疗效显著。4.疗效观察周期后随访针灸针刺组疼痛症状出现反复,可以认为九宫针刀治疗LDH远期疗效优于针灸针刺治疗5.九宫针刀作为具有良好疗效的治疗方法,可优化原有针刀整体松解法,是对中医特色疗法的挖掘与拓展,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弹力线母痔区串联术(下文简称串联术)联合芍倍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别与串联术、外剥内扎术进行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对比,以提供一种临床疗效好、痛苦少、预后佳的治疗混合痔的新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昆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收入院的Ⅱ~Ⅳ度混合痔患者11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行串联术联合芍倍注射+外痔剥离切除术)、对照组(1)37例(行串联术
目的: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云南省重点打造的大宗药材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药食两用资源之一。丛植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类广泛定殖于植物根系的互惠共生内生真菌,其在促进药用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生物量增加、代谢产物积累、胁迫抗性增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磷素
医学是生物意义上的科学,同时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傣族传统“拢匹勒”(产后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傣族人民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积累、总结,并反复实践的结果。傣医药知识的形成受到地域环境、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的影响,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医学知识。但由于各种原因傣医药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深入研究和探讨迫在眉睫。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挖掘整理傣族“拢匹勒”疾病防治实践的内容,并发现防治背后的医药文化内涵、地域性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脊柱整体观指导下针刺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并评估脊柱整体观指导下针刺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随机纳入符合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别36例,共计72例次。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针刺颈胸腰夹脊穴”及“常规针刺”治疗4个疗程,每疗程1周,每两天1次。通过“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以及“VAS评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扶正生肌汤口服对正虚邪恋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证实扶正生肌汤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广扶正生肌汤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部86例符合正虚邪恋型低位单纯性肛瘘病例,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术后第1天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扶正生肌汤。观察并记录术后不同时段患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患者中医证型和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超声特征之间的联系,探讨TN患者超声特征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整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来自昆明市中医医院东风院区、呈贡院区心血管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甲状腺彩超检查下发现TN的
目的:通过观察桑芪首乌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肝肾阴虚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桑芪首乌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72例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院区)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脑梗死急性期(肝肾阴虚型)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服“桑芪首乌方”颗粒剂,观察疗程为14天。对纳入研究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各中医证型与肥胖、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了于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全科医学科/老年科门诊及住院符合OSAHS相关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病人。最终纳入了16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8例,女性患者52例,平均年龄(52.93±12.245)岁;同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身高、体重、颈围、腹围、是
目的:以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微球栓塞致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MCI)动物模型模拟临床疾病MCI的病理状态,观察天麻醇提取物对MC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纯水),模型组(Model,纯水),丁苯酞组(NBP,54 mg/kg),天麻纯提取物低剂量组(Low
本论文通过对云南哥纳香(Goniothalamus yunnanensis)茎叶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外抗肿瘤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云南哥纳香茎叶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得到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运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Sephadex LH-20色谱方法等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技术,分离鉴定出24个化合物,化合物的类型包括生物碱、苯乙烯内酯、黄酮、三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