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行为金融学,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其认知准确性和未来预期上更容易存在过度自信,因此加深对过度自信高管的认识与理解就凸显出其重要意义。先前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CEO对公司的决策、行为和绩效等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大规模价值破坏的并购以及扭曲的财务政策等。这些研究都主要集中于探讨CEO过度自信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然而这些结果容易使人产生一个疑惑:既然过度自信的CEO看起来那么糟糕,那公司选择雇佣他们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解开这个疑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试图探究CEO过度自信反映出的积极面,例如勇于探索、创新等。本文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CEO过度自信对企业的影响,但和之前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主要关注点在企业的风险承担。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值得研究讨论的以下问题:如何界定CEO过度自信?过度自信的CEO所在企业是否会有更高的风险承担水平?如果过度自信的CEO确实会引起所在企业风险承担的变化,那又是通过哪些行为来具体影响的?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
  按照以上命题,本文参考了关于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以及CEO过度自信和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并系统阐述了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以CEO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为研究主体,以2006年—2018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剖析了CEO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效果及影响路径,从而在实践中使得企业对自身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企业加深对风险性项目的重视程度,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CEO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是正向的,并且主要是通过增加创新性研发投入及增加企业负债来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进一步探讨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发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增加会引起企业价值的增加,这一结果说明CEO过度自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消极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积极承担风险对于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的重要作用,同时企业也应该理性看待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特点,这对于企业聘用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以及进行风险性项目的投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对CEO过度自信指标的量化,本文采用了一种更严谨的CEO持股数量衡量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重新定义,从而更加注重体现CEO过度自信的“过度”,使得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自罗素的摹状词理论问世以来,对摹状词的研究便成了逻辑学家、语言学家和哲学家激烈争论的焦点,由此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专名是否有意义的问题上.弗雷格、罗素一派主张专名既有意义又有所指,专名的意义就是限定摹状词,而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专名没有意义只有所指.在摹状词的指称这一问题上,又存在着以斯特劳森和唐奈兰为代表的语用学派.这种争论又同本体论问题有关.作者阐述并分析了自罗素
学位
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是影响社会充分就业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下就业政策研究的重点领域,因此从宏观层面研究劳动力市场的文献较多,但是从微观层面将劳动力需求与公司金融相联系进行的研究还较为有限。本文选取了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年-2018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杠杆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进一步的,本文还研究了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杠杆率对劳
学位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研究关注的重点,其中金融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目前中国着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但由于企业研发创新融资困境,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基于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现实背景,本文着力探究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2013-2018年A股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样本,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并使
学位
中国近年来市场需求日益萎缩,实体产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使得企业实体投资的回报率下降。由于金融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较高,中国实体企业近年来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金融市场。实体企业大量持有金融资产使得其主业经营的资金匮乏,企业减少了主业的研发和创新,加剧了经营风险。基于中国实体经济逐渐出现脱实向虚的趋势这一热点,本文从微观角度研究金融化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  本文对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进
创新是国家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作为国家创新发展体系的创新主体,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研究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多从企业资本结构、股权结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政府补贴等内外部因素入手。然而作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中介主体,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能够产生信息效应缓解投资者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能通过盈利预测对企业管理者造成压力效应,导致企业管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