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与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基于我国1983-2010年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各国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备受瞩目的引资方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深化。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巨大贡献,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资本输入国,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位成员,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在规模上都有显著上升,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要素流动加强。   如此庞大的FDI规模对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促进了我国贸易结构的改善,我国在吸引外资和促进外贸商品结构的过程中存在怎样的问题,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FDI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影响:(1)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出发,对FDI和进出口规模、FDI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研究综述,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文献参考基础;(2)分析了我国FDI与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在这一部分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图表和指数,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我国FDI与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弊病,是实证分析的现实基础;(3)用实证方法探讨了我国FDI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FDI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在长期和短期内的关系,并认为FDI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4)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发,建立模型分析了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本论文总结了我国FDI和进出口贸易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尽管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三,但是居民消费率却不断下降,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居民消费率过低也导致了我国最终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在
目前,海外工程EPC总承包日趋成为主要的项目承包模式。以商务集成为优势,专业技术为劣势的我国外贸企业经过转型升级,在“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涉足海外工程总承包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技术进步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力量,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更为突出。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能否健康、稳定成长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力图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基
随着中国民航业“第五航权”的逐渐开放,中国在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方面又迈进了新的一步。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各国,很多自然垄断的行业都处于政府的管制之下,当时的产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