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限高层是指在结构规则性上一定程度超出了规范要求限制的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每个项目都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本文以一栋32层,结构总高度为138.9m的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商务中心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弹塑性分析的抗震设计方法,并结合抗震性能设计的相关内容,旨在解决实际超限结构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常用的弹塑性方法包括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由于本文分析的结构模型存在塔楼偏置超限选项,主楼与裙房相连层质心差距较大,因此选用动力弹塑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构整体和各结构构件的非线性变形以及弹塑性损伤状态找出薄弱部位和薄弱构件,并提出针对性的加强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能够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本文主要得到的结论如下:(1)根据现行国家规范和《山东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对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超限选项的判定,确定了结构中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尺寸突变和塔楼偏置四项超限,并根据所处地区的场地条件和抗震设防烈度选定了合适的抗震设防性能目标。(2)采用PKPM Satwe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并以Satwe计算结果作为结构的基本设计依据。采用Midas Building进行反应谱法计算作为Satwe的计算对比补充。经计算对比,结构整体和各构件均能够满足弹性设计的要求,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和刚重比等指标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3)采用盈建科YJK进行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作为反应谱法的补充,7条地震波的层间位移角和基底剪力包络值等均与反应谱法所得计算结果误差不超过20%;在楼板应力分析中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证明了连廊楼板能够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抗剪不屈服的性能要求。(4)采用Midas Building和PKPM-SAUSAGE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第9至12层的弹塑性状态较其他标准层相对严重,原因是第9层向上只有主楼标准层的结构布置,裙房自身扭转牵动主楼的位移使得向上相邻楼层相对位移角较大;框架梁出铰普遍,个别框架柱受弯屈服,底部加强区剪力墙部分截面受弯屈服,但抗剪能力较好未发生屈服,应当根据构件的损伤情况进行局部加强;最大层间位移角等计算数据结果证明能够满足罕遇地震的规范要求,并根据相关规范作出了性能评价,结构整体能够达到抗震性能等级C的目标要求。(5)在结构位移较大的节点增设粘滞阻尼器,采用YJK-EP对增设粘滞阻尼器后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与原框剪结构进行对比,结构层间位移和楼层剪力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且阻尼器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说明减震技术在实际超限高层结构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